高师语文教学法课程“随堂组合式试讲”研究
本文选题:语文教学法课程 + 随堂组合式试讲 ; 参考:《教育探索》2012年02期
【摘要】:师范生就业的严峻形势迫使讲授高师学科教学法课程的教师要进一步优化技能训练的方法。"随堂组合式试讲"是让优化组合的师范生试讲小组在充分备课和试教的基础上,利用教学法教师的真实课堂尝试性地上一节教学法课,然后再进行说课和评课的教学试讲模式。与传统的试讲模式相比,"随堂组合式试讲"融备课、上课、听课、说课和评课训练为一体,具有从教中学教、学科教学和能力培养两不误、成倍提高试讲功效等明显优势。
[Abstract]:The severe situation of normal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forces teachers who teach the subject teaching method of normal university to further optimize the method of skill training. " The combined teaching with the class "is to let the teaching group of the teachers with optimized combination make use of the teaching method teachers' real classroom to try a teaching method on the basis of the full preparation and trial teaching, and then carry on the teaching test teaching mode of saying the lesson and evaluating the lesson."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trial teaching mode, the combination of class preparation, teaching, listening, speaking and training has obvious advantages such as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teaching in subject and ability training, and so on.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分类号】:H19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保强,李如密;构建课堂教学管理学的几个理论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2 王艳秋;杜威“学校即社会”思想新探[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冯建军;生命教育论纲[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05期
4 王根顺,史学正;论高等学校课程的心理学基础[J];高等理科教育;2005年04期
5 王霞;论杜威的教育思想与成人教育[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6 汪凤炎;;“德”的含义及其对当代中国德育的启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3期
7 陈文艺;高校教育资源浪费现象探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8 张庭华,谢光辉;杜威儿童游戏理论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9 黄希尧;儿童的发现──卢梭的儿童观述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年02期
10 林存华;课堂教学资源荒废现象的透视[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虹斌;课程组织研究——从内容到经验的转化[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刘玉静;合作学习的伦理审思[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杜志强;领悟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4 王艳霞;课程中的文化选择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5 余文森;个体知识与公共知识[D];西南大学;2007年
6 王星霞;学校发展变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庄智象;我国翻译专业建设—问题与对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8 欧阳文;大学课程的建构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朱新卓;本真生存与教育[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赵文静;学校道德责任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银燕;整合课程教学设计的原理与策略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许文果;对赫尔巴特学生观的再认识[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陈斌;试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语文课程评价体系[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蒋良富;论杜威教育思想对中国基础教育的影响[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5 杨南丽;杜威的新个人主义述评[D];清华大学;2004年
6 罗文平;新课程视野中的活动型作文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周国红;项目教学法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电脑美术设计教学中运用之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8 徐志刚;教师情感能力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汪学均;教育数字游戏的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红英;我国高等学校课程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972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797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