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别度对受事次话题句的影响——以吴语台州话为例
本文选题:受事 + 可别度 ; 参考:《中国语文》2014年02期
【摘要】:吴语台州话中的受事次话题句与语言单位的可别度有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受事论元的可别度越高,在语序编码上也越倾向前置于动词充当次话题。影响受事论元可别度的因素主要有受事论元的指称性、信息度和动词的完成性等。这三个因素对可别度的影响程度也是不同的,它们之间构成了一个优先等级序列,即:完成性信息度指称性。
[Abstract]:The subject subtopic sentence in Taizhou dialect of Wu dialect has something to do with the distinctiveness of language unit: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 the higher the degree of discrimination of patient argument is, the more inclined it is to put the verb as the subtopic before the word order coding.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discriminability of receptive argument are mainly the referential of the subject argument, the degree of information and the completion of verbs, and so on. These three factors have different influence on discriminability, and they form a sequence of priority levels, that is, the referential degree of completion information.
【作者单位】: 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院;
【基金】:2013年“上海外国语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资助基金项目”的资助
【分类号】:H17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陆丙甫;从宾语标记的分布看语言类型学的功能分析[J];当代语言学;2001年04期
2 吴福祥;;重谈“动+了+宾”格式的来源和完成体助词“了”的产生[J];中国语文;1998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天华;;语言类型学和我国语言学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李崇兴;丁勇;;元代含“得”和“不”的述补结构[J];长江学术;2009年01期
3 冯利华;;《庚道集》中“定”的语法化等级考察[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刘小川;;浅析汉语趋向范畴语义演变的共性特征[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高霞;曹晓宏;;现代汉语“了”、“着”、“过”的相关研究综述[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陆丙甫;语序优势的认知解释(下):论可别度对语序的普遍影响[J];当代语言学;2005年02期
7 陈勇;;А.Е. Кибрик的语言类型学研究[J];当代语言学;2007年04期
8 沈阳;魏航;;动结式中动作V1和结果V2隐现的句法和语义条件[J];对外汉语研究;2011年00期
9 林新年;《祖堂集》“著”的语法化等级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10 郑伟;;现代和早期吴语中“上”的完成体用法[J];方言;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蒋仁萍;;古代汉语代词“之”的回指用法与语序的互动[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郭中;;从类型学的角度看汉语的基本语序问题[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梁银峰;;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语法问题札记[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春兰;《训世评话》语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任敏;现代汉语非受事动宾式双音复合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胡晓慧;动词后“上”与“下”、“来”与“去”的语义演变及其不对称性[D];浙江大学;2010年
4 张庆冰;《祖堂集》完成体动词辨析[D];山东大学;2011年
5 周莉;汉西领属结构的类型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6 白莲花;韩汉语语序类型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7 林超;俄汉图书辅文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8 张_g_g;近代汉语时间副词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龙国富;姚秦汉译佛经助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李杰;不及物动词带主事宾语句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雅思;“N_1(的)N_2”构式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2 徐奇;江西境内赣方言动词完成体考察[D];南昌大学;2010年
3 赵栋;《牡丹亭》助词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丹萍;庐江黄屯方言里的两种含“把”结构[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包梦瑶;现代汉语非典型双宾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6 章丽燕;“有+N_双”构式的整合度高低及其层级分布[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晓红;指量名结构的语序及分布的类型学考察[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洲建;英汉宾语小句的类型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燕燕;《碧岩录》助词研究[D];温州大学;2011年
10 于卫平;“却”的语法化[D];温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廖名春;吐鲁番出土文书语词管窥[J];古汉语研究;1990年01期
2 刘丹青;“唯补词”初探[J];汉语学习;1994年03期
3 钟兆华;近代汉语完成态动词的历史沿革[J];语言研究;1995年01期
4 张伯江;论“把”字句的句式语义[J];语言研究;2000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学种;;作头阿弟阿哥[J];雨花;2010年08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18165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816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