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影响网络外语协作学习社区的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8-04-29 00:21

  本文选题:网络外语学习 + 协作学习 ; 参考:《中国远程教育》2012年03期


【摘要】:网络外语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面临缺少交流环境、感觉孤独困惑、预期的学习进度受到干扰等问题。近几十年的认知理论研究和实践证明,协作学习社区机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首先回顾了协作学习的含义、作用以及建立成功的网络协作学习社区的要素。基于这些理论基础,我们对北京外国语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部分网络学习小组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对象以发展比较成熟的小组为主,通过问卷调查和电话访谈两个方式进行数据收集,了解了这些小组在学习内容、技术和社交三个方面的成功因素。同时,我们对尚未融入协作学习社区的学生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与比较成功的小组进行辅助的对比论证。本研究发现,发展良好的网络外语协作学习小组与尚未很好地融入学习社区的同学相比,前者在学习内容上处理比较机动灵活,在沟通渠道方面具有多样性的特点,而且比较注重日常的沟通。但协作学习发展不是很理想的群体普遍在以上三个方面表现出茫然、机械和消极。本研究的结果展示了协作学习在网络外语学习中的应用成果和经验,同时也发现了其中的一些问题,为协作学习机制更普遍地与网络外语学习相结合提供了参考。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online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it is often faced with problems such as lack of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loneliness and confusion, interference of expected learning progress, and so on. Cognitive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recent decades have proved that cooperative learning community mechanism can solve these problems to a large extent. This paper first reviews the meaning and function of collaborative learning and the elements of establishing a successful network collaborative learning community. On the basis of these theories, we study and analyze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ome online learning groups in the College of online Education of 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 Data collection was conducted by questionnaire and telephone interview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success factors of these groups in three aspects: learning content, technology and social interaction. At the same time, we conducted a random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the students who had not been integrated into the cooperative learning community, and compared with the more successful groups. This study finds that the well-developed cooperative learning group of foreign languages is more flexible in terms of learning content and has a variety of communication channels compared with those of students who have not been well integrated into the learning community. And more attention to daily communication. But the development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is not ideal in general in the above three aspects of blankness, mechanical and negative.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 the application and experience of collaborative learning in online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and some problems are also found, which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integration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mechanism and online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作者单位】: 北京外国语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分类号】:H0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衷克定;梁玉娟;;网络学习社区结构特征及其与学习绩效关系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建华;Web环境下智能协作学习系统构建的理论与方法[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卢锋;;基于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的协作学习研究[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2 朱建;论协作学习模式在大学教学中的应用[J];南京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3 邓文新;陆芳;;CSCL的研究范畴与发展趋势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7年01期

4 葛景华;协作学习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02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晓东;基于Ontology知识库系统建模与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波;小学生竞争—合作学习与社会性发展关系的实验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戴瑞磊;体育教育专业排球课程运用合作教学理论的实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郑颖立;WebCL的基本理论与系统实现[D];河北大学;2003年

4 聂建慧;高中生物学“创新思维——合作学习”教学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5 陈云儿;以合作方式学习样例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杨爽;中学化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张荣;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的现状研究与对策分析——兼论一种可行的研究性教学模式[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8 张新钰;基于WEB的协作式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清华大学;2004年

9 尹睿;中小学基于专题的网络协作学习活动的设计[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汪学芳;基于信息技术的中学地理协作学习实验与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建伟,孙燕青;关于远程学习效能感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2 张新明;关于构建学习型网络社区的几点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2002年09期

3 李克东;信息技术环境下基于协作学习的教学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04期

4 袁仲雄,魏国强,马磊;基于CSCW的远程教学模型[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5 沈勇;基于Web的远程教学环境设计与实现[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6 赵建华,李克东;智能阅读教学系统中学生模型的建造[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7 郑成增,陈志锋,李思忠,王延珍;智能化远程教学系统的研究[J];计算机工程;2000年07期

8 张斌;论合作学习及其对学生行为和态度的影响[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年09期

9 何玲,刘惠芬;网络学习社区研究动向辨析[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10 马宁,余胜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J];中国电化教育;2002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甘永成;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知识建构和集体智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8175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8175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e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