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化原则与互文内涵二度重写下的商标品牌翻译研究
本文选题:商标品牌 + 翻译 ; 参考:《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年07期
【摘要】:成功的商标品牌翻译有助于人们了解进口品牌产品特性,繁荣市场文化。考虑到商标品牌背后的丰富内涵和目标语的文化准入性,归化原则与互文内涵的二度重写是商标品牌翻译的两个重要原则。在此基础上,译者通过运用音译、意译、音意结合及创译等模式可高质量地完成商标品牌的翻译任务。
[Abstract]:Successful brand translation helps people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mported brand products and prosper market culture. Considering the rich connotation behind the trademark brand and the cultural admittance of the target language, the second rewriting of the domestication principle and the intertextuality connotation are two important principles of trademark brand translation. On this basis, the translator can accomplish the translation task of trademark brand with high quality by using transliteration, free translation, combination of sound and meaning and creative translation.
【作者单位】: 洛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H05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加明;“翻译研究”学派的发展[J];中国翻译;1996年05期
2 ;翻译研究与文化传播国际开讨会在京举行[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1997年02期
3 张南峰;从边缘走向中心(?)——从多元系统论的角度看中国翻译研究的过去与未来[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4 方灿;走出封闭 迈向多元——谈解构主义及其对翻译研究的影响[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5 陆志国;略谈翻译研究中的伪译问题[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6 张旭;关于翻译研究术语汉译的讨论[J];中国翻译;2004年04期
7 莫娜·贝克尔 ,李尚杰;翻译研究中的语言学模式与方法[J];外语研究;2005年03期
8 孙昌坤;译作序言跋语与翻译研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9 李新新;;中国的影视翻译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10 苟丽梅;;论翻译教学的人文化[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对启用“新会陈皮”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意义的探讨[A];第三届中国·新会陈皮产业发展论坛主题发言材料[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市工商局石景山分局著名商标添“新花”[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0年
2 庞兰华;履行商标监管职责 实施商标品牌战略[N];中国特产报;2011年
3 实习生 胡越 记者 张启富;实施商标品牌战略 推动经济转型发展[N];广安日报;2011年
4 记者 骆战红邋通讯员 俞快;省汽摩配专业商标品牌基地落户玉环[N];台州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成俊敏 见习记者 闫婷婷 高燕;实施商标品牌战略 服务转型跨越发展[N];长治日报;2011年
6 孙桂明 刘世扬;工商部门如何抓好商标品牌战略[N];江苏经济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励漪;上海:老商标能否创新辉煌[N];人民日报;2005年
8 记者 金鹏 通讯员 张雄伟;我市又添6个专业商标品牌基地[N];嘉兴日报;2007年
9 崔璀邋通讯员 艾勇丰;我市认定首批专业商标品牌基地[N];丽水日报;2008年
10 范波邋陈梅;市工商局着力商标品牌带动 提升区域发展层次[N];闽西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炜艳;从衣饰到神采[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2 朱湘军;从客体到主体[D];复旦大学;2006年
3 刘迎春;古法英译话互文[D];苏州大学;2008年
4 钟明国;整体论观照下的《文心雕龙》英译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5 汤(竹君);中国翻译与翻译研究现状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范敏;篇章语言学视角下的译学词典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7 滕梅;1919年以来的中国翻译政策问题初探[D];复旦大学;2008年
8 贺前华;汉语自动分词及机器翻译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1993年
9 胡牧;译本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交锋[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陈爱钗;近现代闽籍翻译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德华;从语篇视点来研究翻译[D];四川大学;2003年
2 张云芳;从目的论角度看《红楼梦》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3 明皓;符号学意义理论下《水浒传》的英译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8年
4 庞靖;因特网在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工具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5 王瑞虹;维吾尔熟语中的形象及其汉语表达浅析[D];新疆大学;2009年
6 费国萍;符号学在翻译领域的历史性扩展[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郐毅;翻译中的性别:女性主义翻译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8 彭亚芳;意识形态与诗学操控下的翻译[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王培俭;从阐释学的角度论译者的主体性[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程慧;论英汉广告中的隐喻及其翻译[D];上海海事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9718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971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