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际汉语教学隐性资源及其开发
本文选题:国际汉语教学 + 汉语教学资源 ; 参考:《语言教学与研究》2014年02期
【摘要】:汉语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建设,是国际汉语教学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汉语教学资源分为文字材料资源、网络多媒体资源、知识与能力资源、方法与策略资源四类。前两类是显性的,是汉语教学资源的基本形态;后两类是隐性的、潜在的资源,因而也是急需研究和开发的资源。本文结合案例重点探讨了后两类资源的构成与开发,强调在汉语资源开发的视野下,"汉语"本身,以及教师所掌握的"外语"均是汉语教学的重要资源;而借助具体的教学内容来深化和拓展学习者的汉语知识与能力,是汉语教学资源开发的核心取向。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teaching resource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international Chinese teaching subject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classifies Chinese teaching resources into four categories: text material resources, network multimedia resources, knowledge and ability resources, methods and strategies resources. The first two categories are explicit and the basic forms of Chinese teaching resources, while the latter two are recessive and potential resources, so they are also the resources in urgent need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omposi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latter two kinds of resources, emphasizing that "Chinese" itself and the "foreign language" mastered by teachers are important resources in Chinese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resources. It is the core orient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eaching resources to deepen and expand learners' Chinese knowledge and ability with the help of specific teaching contents.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成果”(“明德青年学者计划”的阶段成果),项目编号:2013030254
【分类号】:H1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赵金铭;;教学环境与汉语教材[J];世界汉语教学;2009年02期
2 李泉;;关于建立国际汉语教育学科的构想[J];世界汉语教学;2009年03期
3 孙立峰;;从海外汉语教学看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培养[J];学术论坛;2012年01期
4 张海涛;;对外汉语课堂中师生互动言语的篇章分析[J];语言与翻译;2012年01期
5 邱质朴;试论语言资源的开发——兼论汉语面向世界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1年03期
6 曹志耘;;论语言保存[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年01期
7 陈章太;;论语言资源[J];语言文字应用;2008年01期
8 李泉;;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目标与教学理念探讨[J];语言文字应用;2009年03期
9 李宇明;;语言资源观及中国语言普查[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辉;;语言规划的资源观[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2 侯敏;;关于新词语编年本编纂的思考[J];辞书研究;2010年02期
3 林有苗;;论我国新一轮语言普查的多重科学意义[J];池州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侯宇霞;;东南亚地区汉语教学现状及发展途径[J];东南亚纵横;2012年05期
5 杨薇;;汉语教师志愿者中文教学实际情况及应对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年06期
6 王帅臣;;“国别化”汉语教材环境因素试析[J];国际汉语学报;2011年02期
7 祝峰;;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汉语语体意识的培养[J];贵州民族研究;2009年01期
8 唐卫华;;从中美企业概况文本翻译看企业语言资源[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9 李明;;试论汉语教材的针对性调整——以孔子学院教学为例[J];国际汉语教育;2012年02期
10 李泉;;国际汉语教学理念与策略探讨(连载二)[J];国际汉语教育;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蒋吉闽;;从电视教育节目角度谈汉语推广[A];创新驱动,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吉林省第七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2年
2 姜珊;;长城汉语多元教学模式研究[A];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3 张文浩;;汉语国际推广中的宣传策略及其受西方国家的影响[A];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YAP TENG TENG(叶婷婷);马来西亚高校汉语作为二语教学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郑荔;学龄前儿童“修辞特征”语言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傅灵;方言与普通话的接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刘艳;期望价值、学习目地和学习行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6 WAI WAI THI (邹丽冰);缅甸汉语传播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7 吴峰;泰国汉语教材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8 陈丽君;基于资源概念的旅游语言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陈璐;基于演化原型框架的汉字教学设计及其效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马云霞;语言在国际交往中的经济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吉英;对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思考[D];暨南大学;2011年
2 肖莹;留学生古代汉语教材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3 林伟;宿城村外出务工人员语言状况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曹慧覃;泰国清迈市市政府小学华文教育现状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孟祥磊;《美洲华语》的本土化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郑雷;国际学校汉语学习环境创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金昭希;宋宪Ym《自习完璧支那语集成》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8 吴晓燕;论海外汉语教材的编写理念与教学策略[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蒋吉闽;从电视教育节目角度谈汉语推广[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李银玲;基于声学特征的非母语汉语塞擦音测试初探[D];湖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利贞;试论对外汉语教学语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2 李宇明;;关注语言生活[J];长江学术;2006年01期
3 孙宏开;;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活力排序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4 金立鑫;;试论汉语国际推广的国家策略和学科策略[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5 邢欣;白水振;;语篇衔接语的关联功能及语法化——以部分感观动词语法化构成的衔接语为例[J];汉语学习;2008年03期
6 李泉;;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原则与实施重点探讨[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0年03期
7 范俊军;宫齐;胡鸿雁;;语言活力与语言濒危[J];民族语文;2006年03期
8 旷娟;;汉语作为二语的课堂教学语言[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9 佟秉正;;汉语语法的对比教学[J];世界汉语教学;1988年01期
10 赵金铭;;对外汉语研究的基本框架[J];世界汉语教学;2001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巧琼;;高职高专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策略[J];广东教育(教研版);2007年Z1期
2 章鹏远;;世界部分国家外语教学模式与策略概述[J];基础教育参考;2007年11期
3 夏红娟;;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气词“嘛”的教学策略[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8年05期
4 王侠;;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缩略语教学[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8年10期
5 杨芳;;双语教学中教师教学策略的运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9年03期
6 彭善友;;大学语文目标定位及教学策略[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0年06期
7 李景梅;;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偏误及教学对策[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年34期
8 郭延兵;;现代汉语课程个性化教学策略探析[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9 徐音;;对外汉语教学新探索[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年03期
10 韩淑靖;;对日留学生的汉字教学策略[J];语文学刊;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刘善涛;李敏;;基于信息库的新词词汇共性分析与教学策略研究[A];中国计算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9-2011)[C];2011年
2 李顺琴;;汉语颜色词的教学策略[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3 阮朝辉;;应用文教学策略简论[A];贵州写作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文集[C];2002年
4 刘淑莲;;财务管理双语教学理念、目标与教学实践探索[A];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彭媛;;对外汉语量词教学探索——以量词“串”为例[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6 彭娟;;视听说课程的网络化教学[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国辉;;认知因素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功能分析[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荷兰丹华文化教育中心教师 李戈平;关于汉语拼音的教学体会[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2 柴葳;首个政府间合作海外汉语教师培训中心建立[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记者 苏军;对外汉语教学存在师资缺口[N];文汇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李琳;外国学生习得汉语语气副词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林美淑;对韩汉语教学离合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3 元莲仙;汉韩语言对比研究及在对韩汉语教学中的应用[D];南开大学;2010年
4 荣维东;写作课程范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谷陵;美国名校在华汉语强化教学模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6 朱志平;汉语双音词的属性测查与汉语第二语言教学[D];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郭玲;汉字构形阐释与对外汉字教学策略探讨[D];安徽大学;2012年
8 邓杉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案例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9 于冬梅;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静;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应用写作”教学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2 沈君英;五年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盛群伟;服务型高职院校学生语文素养目标及教学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旭红;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现状及开发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5 于菲;对外汉语词语教学中的色彩义难点分析及教学策略[D];吉林大学;2010年
6 孙悦;韩国留学生错别字语料库的建立和基于语料库的错别字考察[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7 仲华;诗歌模糊性教学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晓静;幼师口语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田昊罡;欧美留学生汉语社交称谓语学习使用情况的调查及教学策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10 樊洁;情境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0175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017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