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多维度翻译教学评价体系的建构

发布时间:2018-06-15 01:28

  本文选题:翻译教学 + 评价模式 ; 参考:《教育与职业》2012年08期


【摘要】:文章在分析以往翻译教学评价中存在的缺点的基础上,建构了多维度的评价模式,即"译员能力"为中心的综合评价模式、将"同伴""自我"引入评价的多元主体评价模式以及前瞻性与发展潜力相结合的阶段性评价模式。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hortcomings of translation teaching evaluation in the past,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multi-dimensional evaluation model, that is,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with "interpreter competence" as the center. This paper introduces "peer" and "self" into the multi-subject evaluation model of evaluation and the phased evaluation model combining foresight and development potential.
【作者单位】: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分类号】:H059-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沈霞;;建立发展性评价机制,促进教育良性发展[J];宜宾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奕;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浅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2 严晓萍;重新认识翻译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3 郭君;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译能力的培养[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4 陈建生,吴曙坦;翻译认知:假设和期待与翻译[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5 李欣;翻译测试的“结构效度”及其实现[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6 张小波;;基于案例教学法的翻译教学探讨[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7 刘传珠;翻译理论教学的几个认识问题[J];国外外语教学;2004年01期

8 夏贵清;语篇翻译教学及其六项效能[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9 陈月红;培养适合市场多元化需求的应用型翻译人才[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10 费佳;;翻译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顾卫星;明清学校英语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2 海芳;英语专业本科生的笔译测试[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3 赵鲁平;解读上海外语教育:历史与文化语境的嬗变[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杨元刚;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庄智象;我国翻译专业建设—问题与对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6 段峰;透明的眼睛:文化视野下的文学翻译主体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建红;奈达理论和旅游资料英语翻译[D];广西大学;2001年

2 韩习武;机器翻译中语义因素的理论分析[D];黑龙江大学;2001年

3 马彩梅;[D];西北大学;2000年

4 魏静;科技翻译的艺术性[D];重庆大学;2002年

5 王珏;翻译课堂上的输入与交际法的应用[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3年

6 蓝艳芳;中国企业翻译问题探讨[D];广西大学;2003年

7 闫天洁;对口译教学现状的观察与思考[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8 张峻峰;论交替传译及其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吴华松;旅游资料汉译英的文化处理与信息传达[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袁金霞;[D];安徽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段梦敏;;教学互动与口译能力培养[J];中国科技翻译;2007年03期

2 冯建中;论口译测试的规范化[J];外语研究;2005年01期

3 刘和平;科技口译与质量评估[J];上海科技翻译;2002年01期

4 沈霞;;建立发展性评价机制,促进教育良性发展[J];宜宾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5 王立刚;重视口译教学中的技能训练[J];中国俄语教学;2004年02期

6 仲伟合;口译训练:模式、内容、方法[J];中国翻译;2001年02期

7 陈菁;从Bachman交际法语言测试理论模式看口译测试中的重要因素[J];中国翻译;2002年01期

8 王晓燕;口译特点与口译教学[J];中国翻译;2003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忠廉;;实践——理论——实践——翻译教学总原则探讨[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0年S2期

2 王京平;谈翻译教学的任务与目标[J];语言与翻译;2004年01期

3 伍小君;论形象思维与翻译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年11期

4 ;第三届中南六省区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研讨会在广州召开[J];民族翻译;2010年03期

5 徐莉娜;关于本科生翻译教学的思考[J];上海科技翻译;1997年01期

6 刘传珠;关于翻译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7 杨娟;;多媒体翻译教学中的伦理问题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年09期

8 吴国初;李玉英;;翻译教学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教育学术月刊;2008年06期

9 格桑志玛;翻译教学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S4期

10 王京平;谈翻译教学的任务与目标[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永红;;文化对比在翻译教学中的意义[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2 何刚强;;知行并举,技道双进——MTI教学与教材编撰理念谈[A];全国首届翻译硕士(MTI)教育与翻译产业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刘倩;;力求唯真求实——浅谈翻译中的“还原”问题回译[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燕;;外交外事翻译人才的特色培养[A];全国首届翻译硕士(MTI)教育与翻译产业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张璐;;信息社会翻译新特点及翻译教学[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杨鹏;;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翻译过程[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滕树立;;外语翻译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第6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翻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金圣华;;翻译与写作[A];福建省翻译工作者协会第9届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9 王恩冕;;应当重视翻译史的教学与研究[A];国际交流学院科研论文集(第四期)[C];1997年

10 王传英;;本地化行业发展与MTI课程创新[A];全国首届翻译硕士(MTI)教育与翻译产业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中国人民大学 王建华;简谈翻译教学中译者主体化能力培养[N];光明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丰捷;同声传译:期待传承与创新的教学突破[N];光明日报;2008年

3 记者 李新雄 实习生 黄一婧;泛珠三角翻译研讨会在邕召开[N];广西日报;2005年

4 郑辉;“信、达、雅”与翻译理论[N];福建日报;2003年

5 陶发贵;做好苗族语文推行工作之我见[N];贵州民族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潘启雯 陈静;中国翻译60年:与文明同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夏日光;省略的认知语言学研究与翻译教学[D];西南大学;2010年

2 庄智象;我国翻译专业建设—问题与对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3 孔祥立;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4 李克;转喻的修辞批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5 易经;试论翻译学体系的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晓凤;郭建中翻译思想与实践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铁江;翻译教学中美学意识的培养[D];中南大学;2010年

2 周丹丹;基于平行语料库的翻译教学与翻译能力的提高[D];南开大学;2010年

3 张春芳;中国翻译教学初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4 任雪清;变译理论与翻译教学[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5 梁萌;翻译能力及翻译教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6 边立志;促进学生发展的外语教学评价模式的理论建构[D];重庆师范大学;2003年

7 王磊;语境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丁岚;实况式翻译教学法[D];广西大学;2004年

9 吴茜雯;本地化翻译教学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10 刘康龙;结合语料库探索新型翻译教学模式[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0199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0199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6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