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继往开来,迎接汉语国际教育的新阶段

发布时间:2018-07-05 20:00

  本文选题:汉语国际教育 + 孔子学院 ; 参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摘要】:我国的汉语国际教育已经进入了第二个历史阶段。在第一个历史阶段中,对外汉语教学顺利转型为汉语国际教育。国内一共有200多所大学参与创办孔子学院,全球一共建立了358所孔子学院和503个孔子课堂,已成为国际化的文化交流平台。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在第一阶段作出了很大的贡献。2011年的孔子大会标志着进入第二历史阶段,这是国际形势的需要、中国的需要、当今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需要。我们要在汉语国际教育中进行全面的文化交流,通过文化交流沟通彼此的心灵。这需要在三方面做好准备:一是培养人才,尤其是职业化的中方院长,使之成为民间的文化交流大使;二是转变观念,要正确地、全面地认清形势,明确责任,调整个人的知识结构和人才结构,使人员整体成为中国走向世界、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中国语言走向世界的中流砥柱和骨干;三是要有措施,要落实。在具体措施方面,需要各方支持,培养人才,综合利用,争取外援。
[Abstract]:Chines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has entered the second historical stage. In the first stage of history,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was transformed into international Chinese education. More than 200 universities in China have participated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Confucius Institutes, and 358 Confucius Institutes and 503 Confucius classrooms have been set up worldwide, which has become an international cultural exchange platform. The Chinese Culture Institute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in the first stage. The Confucius Congress in 2011 marked the second historical stage, which is the need of th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the need of China, and the need of communication among different cultures today. We must carry on the comprehensive cultural exchange in the Chines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communicates each other's hearts through the cultural exchange. This needs to be prepared in three areas: first, to train talents, especially the professionalized Chinese Premier, so that they can become ambassadors for cultural exchanges among the people; and second, to change their concepts, to correctly and comprehensively recognize the situation and to make clear their responsibilities. To adjust the individual's knowledge structure and talent structure, make the whole personnel become the mainstay and backbone of China, Chinese culture and Chinese language to the world; third, we must have measures and implement them. In terms of specific measures, we need support from all sides, training talents, comprehensive use, and foreign aid.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
【分类号】:H19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姝蓉;;孔子学院对外汉语教学计划设计[J];长治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2 陈艳清;;孔子学院及其教学的研究现状述评与反思[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覃小放;;综论孔子学院及其在中外教育交流史上的影响[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7期

4 李瑞晴;;海外孔子学院发展浅析[J];八桂侨刊;2008年01期

5 李香;;借鉴歌德学院浅析孔子学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J];商业文化;2010年04期

6 袁礼;;试论孔子学院和国际汉语教育的制度化建构[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7 周汉斌;;法国孔子学院札记[J];法国研究;2007年03期

8 陈静;;对孔子学院发展的几点思考[J];大家;2010年24期

9 刘伟;;孔子学院的文化软实力作用[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0年04期

10 袁礼;郑晓齐;;孔子学院贡献度、组织行为及功能定位述评[J];大学教育科学;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衍年;;增强汉语汉字文化的感召力[A];广西老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2002—2004)[C];2002年

2 苗强;;北语社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中的翻译实践与探索[A];2011年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1年

3 刘涛;;汉语拼音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七辑)[C];2006年

4 陆庆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得体性问题[A];得体修辞学研究[C];1999年

5 赵延军;;对外汉语教学与词语辨析[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6 金敏;;短期对外汉语教学探讨[A];语言学新思维[C];2004年

7 江海漫;;论对外汉语教学中对偶辞格切入的可行性——读王希杰《修辞学通论》有感[A];走向科学大道的修辞学[C];2010年

8 郑声滔;郑声衡;;从文化交流角度研究注释法在翻译中的使用场合[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李嘉郁;;华文教育研究现状简析[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赵峰;;隐含义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A];福建省“对外汉语教材建设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郝中实;政协委员建议加快汉语“走出去”[N];北京日报;2006年

2 汪成法;文化交流的“拿来”与“送去”[N];中国文化报;2009年

3 刘菲;扬起语言的风帆,让中华文化远航[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4 本报记者 范勇鹏/整理;中西语言文化交流中的翻译与误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5 吴文;对外汉语专业人才需求升温[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记者 苏军;对外汉语教学存在师资缺口[N];文汇报;2009年

7 吴双;对外汉语教学重塑中国“软实力”[N];中国国门时报;2006年

8 实习生 苏瑞霞;“汉语热”凸显对外汉语人才紧缺[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6年

9 王婧姝;汉语,跟着“孔子”走列国[N];中国民族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王冰洁;对外汉语专业人才需求升温[N];中国人事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宁继鸣;汉语国际推广:关于孔子学院的经济学分析与建议[D];山东大学;2006年

2 唐智芳;文化视域下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3 甘瑞瑗;国别化“对外汉语教学用词表”制定的研究:以韩国为例[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4 王骏;字本位与认知法的对外汉语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吴平;文化模式与对外汉语词语教学[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6 陶健敏;汉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法体系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奥其尔(Gongor Eldev-Ochir);蒙汉语颜色词之国俗语义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8 孙Y冒,

本文编号:21015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101565.html

上一篇:理解“操纵”  
下一篇:《语言科学》稿约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1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