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语言学习者汉语声调范畴浮现的模拟研究
[Abstract]: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acquisition of Chinese tone category has always been one of the difficulties in Chinese learning. In order to deeply study the cognitive mechanism of tone category, the dynamic growth tree self-organization mapping model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cognitiv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one category in native English speakers. Since the newly developed self-organizing model has not only good topological mapping but also dynamic capacity expansion, it can well simulate the dynamic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Chinese tone category cognition of native English speakers. The simulated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results of behavioral experiments, which not only proves the dynamic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one categories in behavioral experiments, but also provides a mechanism explan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mechanism of Chinese tone cognitive categories. Through the study of some models and mechanisms in the process of tone category acquisition, some useful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for tone teaching.
【作者单位】: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进修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0YJC740011)
【分类号】:H1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陶骏,洪国辉;基于生长的自组织映射的数据挖掘[J];计算机应用;2005年02期
2 张德喜,马少平,朱绍文,金奕江;基于统计与神经元方法相结合的手写体相似字识别[J];中文信息学报;1999年03期
3 顾明亮;沈兆勇;;基于语音配列的汉语方言自动辨识[J];中文信息学报;2006年05期
4 陈学德,陈玲,曾碚凯,郑重,青木由直;一个基于神经网络的手写文字分类/识别模型[J];中文信息学报;199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青,,尹俊勋;小波变换在手写体汉字识别中的应用[J];电路与系统学报;1996年03期
2 姜园,张朝阳,仇佩亮,周东方;用于数据挖掘的聚类算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5年04期
3 尹俊勋,张青;一种新的手写体汉字笔划提取方法[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9期
4 封筠,王彦芳,杨扬,王小平,刘永军;SVM多值分类器在脱机手写体相似汉字识别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年27期
5 杨占华;杨燕;;SOM神经网络算法的研究与进展[J];计算机工程;2006年16期
6 涂晓芝,颜学峰,钱锋;自组织映射网络及其在化学化工领域中的应用进展[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5年09期
7 杨杰,王卫平;基于客户价值和TGSOM网络方法的客户分类[J];价值工程;2005年03期
8 孙羽菲,陈艳,张玉志;基于不对称性的相似汉字识别方法[J];中文信息学报;2004年02期
9 张德喜;手写体汉字机器识别技术的现状分析[J];许昌师专学报;1999年03期
10 张德喜;基于模糊线素特征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手写体汉字识别[J];许昌师专学报;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徐欣;徐盛林;;一种两级加权神经网络控制系统设计及应用[A];2004年生命系统建模仿真国际会议暨第一届全国生命系统建模仿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莉;数据挖掘中聚类方法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2 钱晓东;基于神经网络等技术的数据与文本聚分类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3 杨燕;基于计算智能的聚类组合算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4 耿新青;基于模糊逻辑和神经网络的数据及文本挖掘的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锋;基于神经网络的综合集成车牌识别技术的研究及其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02年
2 盛军;基于小波的图像分析及其在车牌识别中的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02年
3 吴文钦;汽车牌照识别系统相关技术研究与实现[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4 姜滔;基于模式识别的图像处理及其在车牌识别中的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02年
5 王志红;小波和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技术及其在车牌识别中的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6 彭涛;基于统计的汉字识别后处理研究[D];河北大学;2003年
7 后俊;车牌图像分割与智能字符识别方法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8 王小芳;基于几何特征点的身份证号码识别以及在二代身份证检证系统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4年
9 谢晓艳;基于神经网络的车牌自动识别系统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10 龚小兵;基于BP神经网络的车辆牌照自动识别系统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马燕华;初级汉语水平留学生的第三声听辨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2 王茂林;;印尼华裔留学生汉语声调习得分析[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陶骏,洪国辉;基于生长的自组织映射的数据挖掘[J];计算机应用;2005年02期
4 陈玲,陈学德,郑重,青木由直;一个手写印刷体汉字识别实验系统[J];中文信息学报;1991年04期
5 蔡整莹,曹文;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02期
6 吴门吉,胡明光;越南学生汉语声调偏误溯因[J];世界汉语教学;2004年02期
7 彭瑞祥,张武田;速示下再认汉字的某些特征[J];心理学报;1984年01期
8 高玉娟;李宝贵;;韩国留学生汉语声调习得偏误的声学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6年01期
9 杭丽滨;听力障碍儿童声调发音实验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5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余霭芹;;声调教法的商榷[A];第一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85年
2 赵金铭;;从一些声调语言的声调说到汉语声调[A];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8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默;王建勤;;汉语声调教学的实验和计算机模拟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年01期
2 程月;;面向计算的汉语语法研究的四个层次思考[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8年03期
3 丁占鳌;用计算机模拟中医诊断思维的一般程序[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2期
4 崔刚,段军;言语产生模式的计算机模拟[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年S1期
5 ;YJX—86型语言学文献计算机检索系统主体工程在兰州大学中文系完成[J];语文研究;1986年03期
6 裘江南;李丽冬;吴力文;刘文宇;;本体中同种语义关系间的可传递规律研究[J];情报学报;2009年05期
7 裘江南;李丽冬;吴力文;;异种语义关系间的可传递性规律研究[J];情报学报;2010年01期
8 M.F.博特;黄长著;;计算语言学[J];当代语言学;1978年01期
9 顾伟;;电脑写作的科学技术视角分析[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10 楼培敏;;认知·认知学派·认知心理学[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85年03期
本文编号:21669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166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