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无家可归”与“重返家园”:反思翻译目的论

发布时间:2018-08-22 13:14
【摘要】:当研究者热衷于以目的论模式指导翻译实践与批评时,我们需要反思这一理论的适用性和局限性。目的论不是万应灵药,可以解决一切翻译问题,相反,目的论有其历史局限性以及相对主义的危险,从而陷入"无家可归"的状态。因此,在种种解构之后,仍然需要相对统一的翻译理想和标准来指导理论和实践,引导我们找回信仰,并用现代意义阐释和提升,从而"重返家园"。
[Abstract]:When researchers are keen to use Skopos to guide translation practice and criticism, we need to reflect on the applicability and limitations of this theory. Skopos theory is not a panacea, it can solve all translation problems. On the contrary, Skopos theory has its historical limitations and the danger of relativism, thus falling into a state of "homelessness". Therefore, after all kinds of deconstruction, we still need a relatively unified translation ideal and standard to guide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to guide us to find our faith, and to explain and promote it with the modern meaning so as to "return to our homeland".
【作者单位】: 上海外国语大学;
【分类号】:H05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杨全红;;化境:“理想”耶?“标准”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 郑延国;钱钟书译艺举隅[J];上海科技翻译;2001年01期

3 陈大亮;;重新认识钱钟书的“化境”理论[J];上海翻译;2006年04期

4 仲伟合,钟钰;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J];中国翻译;199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永生;描写与交际——我国现代翻译理论研究的两大主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2 李志英;异化、归化的理据与层面[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3 郑玲;从目的论看汉英翻译中的文化传输——兼评《京华烟云》中的翻译策略[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马亚娜;;翻译中归化与异化在句法上的体现[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5 王安原;吉哲民;;对译者角色——“隐身”的分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6 周茹薪;论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文化渗透[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7 陈宏斌;;文化翻译的策略——《儒林外史》英译本个案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8 龙婷;董芦笛;;西安mP河桃花潭滨水公园设计理念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4期

9 张德让;;清代的翻译会通思想[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丁艳;;翻译策略的选择对交际语境的顺应[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姚珑;;网格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以林语堂编译《虬髯客传》为例[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蒋祈楠;;翻译目的论指导下中国古典诗词的意象和意境美的翻译[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马菁菁;;从功能翻译理论视角评鉴庞德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4 廖春兰;;变译与译者主体性[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5 周黎;;析交际功能派翻译理论中的文化观[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李灵;;目的性原则与广告翻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杨士焯;;论译者的写作能力培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8 李明栋;;从一首古诗的翻译看功能翻译理论[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9 高永欣;;翻译理论与译者的角色[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10 林莉莉;;英汉翻译写作观[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云才;文本意义的诠释与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高玉兰;解构主义视阈下的文化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王厚平;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杨雪莲;传播学视角下的外宣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王艳红;美国黑人英语汉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薄振杰;中国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肖曼琼;翻译家卞之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晓雪;论翻译中的说服因素:理论溯源与实例分析[D];复旦大学;2010年

10 武春野;“北京官话”与书面语的近代转变[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玉娟;论中文企业简介的英译[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杨巧蕊;唐诗英译翻译批评现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王平;论重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韩雨苇;东坡词英译赏析—审美移情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朱姗姗;形神兼备[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刘菲菲;论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的审美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孙瑞;朱生豪翻译风格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赵丹丹;从功能主义理论视角看中国高校网页简介英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李曼;林语堂翻译思想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陆子晋;论文学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佘协斌,缪君,佘烨,陈静;钱钟书的翻译理论与西语雅译[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许建平;钱钟书“化镜”说新释[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3 周领顺;;新史料求证严复的翻译思想——从发展的角度看“信、达、雅”的包容性和解释力[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陈大亮;;重新认识钱钟书的“化境”理论[J];上海翻译;2006年04期

5 许钧;“化”与“讹”──读许渊冲译《红与黑》有感[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6年03期

6 罗新璋;;钱锺书的译艺谈[J];中国翻译;1990年06期

7 黄汉平;文学翻译“删节”和“增补”原作现象的文化透视——兼论钱钟书《林纾的翻译》[J];中国翻译;2003年04期

8 刘全福;;当“信”与“化境”被消解时——解构主义翻译观质疑[J];中国翻译;2005年04期

9 郑海凌;翻译标准新说:和谐说[J];中国翻译;1999年04期

10 季进;简论钱钟书与翻译[J];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家春;;对目的论的再认识[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叶朝成;陈春燕;;功能派目的论综述[J];科技信息;2011年01期

3 赵丹;;浅论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4 陈炼;;功能翻译理论在商标翻译中的运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11期

5 徐长生;;探悉当代语料库词典的局限性[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6 邹洁;;从翻译功能理论角度看傅东华译《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7 朱德财;黎土旺;;从目的论角度看翻译策略的选择[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王丽丽;;目的论视角下的旅游网站翻译[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9 丰涛;;“目的论”视角下的广告翻译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2010年12期

10 刘me泓;;目的论视角下的广告翻译初探[J];知识经济;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吉灵娟;;功能翻译理论对翻译专业口译教学的启示[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胡敏文;;归化、异化策略的多元互补阐释[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3 何秋睿;;从目的论视角谈记者招待会口译中的文化障碍的处理[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宋秀芝;;文化差异及商业广告的翻译策略[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5 王付东;;试论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对背景新闻翻译的启示[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茜;;以诺德的“功能加忠诚”原则为指导探讨不同文体的翻译技巧[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见习记者 林珑;卜小贵:方言是地域文化最本能和真诚的展现[N];贵州民族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冯军;论外宣翻译中语义与风格的趋同及筛选机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郑燕平;论全球背景下语篇翻译的原则[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3 高少萍;话语伦理学观照下的委婉语传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4 陈小慰;翻译研究的“新修辞”视角[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严菊环;目的论视角下化妆品品牌的翻译[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章峗;从目的论看傅东华《飘》译本的合理性[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3 田伟丽;从目的论角度对《天演论》的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4 郭咏梅;从目的论视角谈时政新词的翻译[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5 董安妮;目的论关照下戏剧翻译的表演性原则[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6 王晓路;从功能理论的角度谈隐喻翻译[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7 杨艳;从目的论角度看广告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D];重庆大学;2008年

8 袁青;[D];浙江大学;2004年

9 高晗;从德国功能主义观论电影字幕翻译[D];吉林大学;2008年

10 盛美金;从文化视角看目的论指导下的广告翻译实践[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1972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1972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f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