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塔的边界:大脑与不可能语言之谜》介绍
[Abstract]:The positive transformational generative Grammar School (Chomsky 1993) holds that linguistics belongs to the category of psychology and is ultimately a branch of biology. The study of modern linguistics in the biological context was formed in the 1950s by Lenneberg (1967), which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is new subject. It turns out that linguistic research from a biological and neuroscientific perspective is productive. Andrea Moro'"the boundary of the tower of heaven: big
【作者单位】: 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H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婷婷;HNC与语言学研究研讨会在汉召开[J];语言研究;2001年03期
2 范俊军;波兰出版《寄自中国的语言学研究论文》专集[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2年02期
3 施志渝;;中国教育语言学研究会成立[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0年03期
4 李维光,,邵俊宗;简论语言研究的科学性[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5 刘亚敏;北京大学外语学院语言学研究所成立[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年02期
6 李剑冲;语言学研究中的统计方法[J];内蒙古统计;2003年05期
7 鄢春艳;;论语言学发展中的哲学思想[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8 ;《国外语言学》1984年总目录[J];当代语言学;1984年04期
9 s·x·l;上海市青年语言学研究小组成立[J];汉语学习;1986年05期
10 杨自俭;;谈谈语言科学的发展[J];山东外语教学;198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万云;;王希杰语言学研究的整体评价[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C];2004年
2 王玉新;;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总体构想[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3 王希杰;施发笔;;语言学研究的有关问题[A];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暨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于根元;;20世纪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A];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5 李树金;;篇章研究之管见[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6 西(木真)光正;;语境与语言研究[A];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0年
7 黄闽;;出版界呼唤法律与语言研究[A];语言与法律研究的新视野——语言与法律首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李晗蕾;;王希杰老师授课笔记摘录[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王斌华;;语言和言语:语言学整体性研究的符号学范式[A];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第五届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10 于根元;;论王希杰的语言学研究[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金福;语言学研究“升温”[N];光明日报;2004年
2 记者 晏飞;关注语言研究 服务社会需要[N];徐州日报;2009年
3 曹志耘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语言研究之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戴庆厦;西部开发与语言学研究[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本报通讯员 邓虹、程秀丽 本报记者 郭扶庚;语言学研究跨越式发展令人瞩目[N];光明日报;2002年
6 宗守云 上海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语言研究创新重事实、现象、理论与应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熊轩;《语言与语言学百科全书》出版[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8年
8 ;江蓝生出席北方语言研究院成立揭牌仪式[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9 赵世开;语言学研究在中国:回顾和展望[N];中华读书报;2003年
10 ;人类语言六千种[N];中国水运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泰洙;《老乞大》四种版本语言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尉万传;幽默言语的多维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3 刘金明;互文性的语篇语言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4 陈芷;汉西附着现象的平行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5 张小艳;敦煌书仪语言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6 冯利华;中古道书语言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7 刘艳茹;语言的结构之思[D];吉林大学;2005年
8 沈小仙;古代官名的语言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9 黄仲鸣;香港三及第文体的流变及其语言学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10 廖艳君;新闻报道的语言学研究:消息语篇的衔接和连贯[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莱;论经济学原理在语言学研究中应用的可能性[D];复旦大学;2009年
2 杨文强;语言研究基础的哲学思考[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传彪;当代流行歌名语言学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4 刘秀艳;试论跨文化交际学的语言学研究路径[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解春红;论语言的性别差异[D];长春理工大学;2006年
6 丹增顿珠;论二十世纪更顿群培大师之语言研究[D];西藏大学;2008年
7 宋蓉;文献学术语的语言学阐释[D];西南大学;2009年
8 邹爱琴;徐通锵字本位理论述评[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9 吉芳;论语言和经济的关系[D];新疆大学;2005年
10 曹金梅;对阿甘思维风格的语言认知研究[D];清华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1992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199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