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剑桥音系学手册》介绍

发布时间:2018-08-25 09:17
【摘要】:正2007年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PauldeLacy主编的《剑桥音系学手册》(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Phonology)是继1995年Goldsmith主编的《音系学理论手册》后又一部大型音系学理论工具书,集中反映了从优选论(下称OT)产生到2006年这段时间音系学理论的主要发展。两书相辅相成,全面反映了后SPE生成音系学的成就。本书除简介之外共25章。第1章小结OT框架内
[Abstract]:(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Phonology), edited by Paul de Lacy, published b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n 2007, is a large phonological theoretical reference book after the one edited by Goldsmith in 1995. It mainly reflects the main development of phonology theory from the generation of OT to 2006. The two books complement each other and reflect the achievements of post- SPE phonetics. The book consists of 25 chapters in addition to an introduction. Chapter 1 Summary of OT Framework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外国语与国际教育学院;
【分类号】:H0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海红;;外来词音译的优选论分析[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1年Z4期

2 刘佳;;试析平遥话两字组连读变调[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年06期

3 李戬;;云南方言连续变调的优选论分析[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刘甜;;从意义优选理论分析歧义现象[J];青春岁月;2011年18期

5 C.Lee;M.Gordon;D.Büring;杨彩梅;;《话题与焦点:从跨语言的视角审视语义与语调》介绍[J];当代语言学;2011年03期

6 高军;;英汉第三人称代词句内指称照应的消解过程[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北刚;;从生成音系学角度谈普通话声母的教学[A];第四届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赵忠德;;音系学[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5-2006年度][C];2008年

3 李兵;;第六届语音学年会会议论文之一——作为制约条件的OCP:来自通古斯语言寄生性唇状和谐的证据[A];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3年

4 路继伦;;高、低平调的不对称性和优选论的制约条件[A];新世纪的现代语音学——第五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5 于华;;非忠实性制约条件与扬州方言的声调分析[A];新世纪的现代语音学——第五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6 马秋武;;优选论的表层制约以及制约条件的普遍性——从普通话的音节组构谈起[A];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3年

7 张映先;于洁;;优选论及其在翻译研究中的跨学科移植[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孔慧芳;;合肥话轻声的语音性质及优选论分析[A];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3年

9 陈新仁;;转移修饰”结构的认知解读[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10 马秋武;;普通话舌尖元音的优选论分析[A];新世纪的现代语音学——第五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王晓梅;广西融水诶话声调形成的优选论分析[D];南开大学;2009年

2 陈璐;优选论框架下现代汉语双音节词重叠现象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3 史宝辉;汉语普通话词重音的音系学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4 王茂林;普通话自然话语的韵律模式[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5 李晓东;结果补语语义指向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6 高明乐;题元角色的句法实现[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7 郭姝慧;现代汉语致使句式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玉霞;重叠词声调变化的优选论分析[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2 孔慧芳;[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3 王珊;济宁方言连读变调的优选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4 吴娟;银川方言声调连续变调的音系学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吴清然;闽语福安方言连读变调之优选论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6 朱维蔚;青岛方言声调连续变调的音系学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白瑞雪;“动词+在+地点名词”结构中的重新分析现象[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2年

8 肖瑞珠;优选论在音译词中的应用[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声付;上声变调:对变调辖域的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

10 曹振中;余干(明湖)方言轻声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2024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2024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3c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