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学习者语用能力评估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09 12:14
【摘要】:本文在回顾近30年来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历史回顾、评估内容、研究局限和未来发展的层面探究了国内外对学习者语用能力评估后发现:大部分语用评估缺乏对问卷构念效度的理论阐释及统计学意义上的说明,对学习者语用能力评估内容单一。由此,文章提出未来语用能力评估研究的方向:扩大语用评估问卷的涵盖面,提高语用评估的构念效度,增强语用评估的可操作性。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reviewing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in the past 30 year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contents of the evalu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y. After exploring the assessment of learners' pragmatic competence at home and abroad, it is found that most of the pragmatic assessments lack theoretical explanation and statistical explanation of the validity of the questionnaire. The content of the assessment of learners' pragmatic competence is single. Therefor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research direction of pragmatic competence assessment in the future: expand the scope of pragmatic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 improve the constructive validity of pragmatic assessment, and enhance the operability of pragmatic assessment.
【作者单位】: 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2YJA740030)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项目编号:11JK0408) 西安外国语大学重点教研项目(项目编号:XJG 201103)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留金出[2007]3035号)
【分类号】:H03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建达;;外语语用能力:定义、教学与测试[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2 谌莉文;英语听力理解中的语用推理[J];外语教学;2005年01期

3 陈治安;袁渊泉;;语际语用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外语教学;2006年06期

4 殷银芳;苗兴伟;;外语课堂环境下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模式[J];外语教学;2008年05期

5 张辉;试论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迁移与语用失误[J];外语教学;1994年03期

6 董晓红;对不同阶段英语专业学生语用能力的调查与分析[J];外语教学;1994年03期

7 何自然,阎庄;中国学生在英语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汉英语用差异调查[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6年03期

8 洪岗;英语语用能力调查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1年04期

9 刘建达;;中国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测试[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年04期

10 甘文平;中国大学师生英语语用能力的调查与分析——兼评《大学英语听力》教材修订版[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姜占好;过渡语语用学视角下的我国大学生语用能力评估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菲菲;语用能力与大学英语教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周敏,金梅;英语称赞语的表达方法[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朱丹梅;语用失误与能力培养[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3 牛小玲;;解读语用学中合作原则的违反现象[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吴恩梅;;英语听力理解中的关联[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5 朱晓红;周家春;;言语教学的哲学基础及实践策略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6 刘金保;;学生英语语用能力培养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7 唐国平;;会话者的称呼与即时心理建模[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8 张丽;;基于顺应理论的高职学生英语语用失误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9 张英俊;;跨文化语用失误与外语教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2期

10 张丽华;;语用标记语well的话语结构功能及其在的Desperate Housewife中的体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贺君婷;;从语用学的角度谈谈幽默语篇[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2 林绿竹;;跨文化交际中的英汉语言对比与语用失误[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3 王培;;话轮转换理论在口语教学中的应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蒋玉中;;语用观念下的中学英语教学[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英语专辑)[C];2006年

5 赵永青;孙鑫;王琴;;“CCTV杯”英语演讲中提问前过渡语使用的研究[A];全球化中的英语演讲:挑战与创新——首届全国英语演讲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文兵;汉英维护言语行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胡洁;建构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马腾;民族院校英语专业学生语际语语用能力及其培养模式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龙翔;中国英语学习者言语交际中语用失误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姜燕;汉语口语美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玉龙;D.那木达嘎戏剧语料库分析与文体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崔智英;电视访谈的语体特征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金智妍;现代汉语句末语气词意义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叶枫;基于制约条件的英语语篇语义分析及构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10 朱娅蓉;教师启动的会话修正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秋莲;会话策略视角下的赞美语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潘红英;时政深度报道的传播符号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张玉婷;汉语会话他启自修型修正的互动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尹剑波;《老人与海》及其汉译本中的语篇连贯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5 汪方方;多维视野中的俄汉恭维语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王娅;从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角度分析奥普拉·温弗里脱口秀节目[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罗益群;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提高会话含义理解能力的实验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8 杨光;教师话语对口语课堂参与影响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朱超猛;运用概念合成理论分析美国脱口秀中的言语幽默[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许艳婷;英语公益广告中的评价资源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顺玉;吴世银;;评分员信度的多系列相关分析方法原理及运用[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何自然;什么是语际语用学[J];国外语言学;1996年01期

3 张源中;;语用推理的认知心理探析[J];国外外语教学;1998年04期

4 彭康洲;李清华;;应用IRT模型分析TEM4听力理解项目的质量[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9年03期

5 刘绍忠,钟国仕;语用语言失误与社交语用失误——语用失误系列研究之一[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6 洪岗;语际语语用学研究[J];杭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7 刘建达;;外语语用能力:定义、教学与测试[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8 辜同清;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语用能力调查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1期

9 冉永平;;外语学习的语用学综览与管见[J];外语研究;2006年01期

10 尚晓明;语际语用学与二语学习[J];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丹,邵文佳;汉英人名的文化内涵及语用能力分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年12期

2 易珊红;学生英语语用能力低下原因初探[J];江汉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3 王琳;语用能力习得的认知过程与教学应用[J];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4 李怀奎;语用能力:交际者对语用参数进行协商的能力[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5 余祥越;语用学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3期

6 范振辉;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能力培养与外语教学[J];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7 杨雪;英汉文化差异与英语教学[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8 霍巍;汉语口语教学与语用能力培养[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9 王丹,王峥;跨文化语用失误分析及对策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2期

10 刘占芳;;语用失误与英语教学策略[J];科学之友(B版);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白毅鸿;宙瑟;王斌;范娟;刘伟;;显性教学对于提高学生“会话含义”理解能力的实验研究[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2 李军;薛秋宁;;语际语用学对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启示[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蒋玉中;;语用观念下的中学英语教学[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英语专辑)[C];2006年

4 张文英;;关于“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跨文化语用问题研究”的研究报告[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5 马玉红;周之南;;谈大学英语口语交际法教学中的教师角色[A];高教科研2006(中册:教学改革)[C];2006年

6 黄亮;姚晶;刘玲;;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与英语教学改革[A];高教科研2006(中册:教学改革)[C];2006年

7 万平;;语用知识指导下的英语专业教学与培养创新型人才[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杨文秀;;英语学习词典中的语用信息——从LDOCE2到LDOCE4[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9 张园;;“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对英语专业教学的启示——从决赛即兴演讲环节的五年变化说起[A];全球化中的英语演讲:挑战与创新——首届全国英语演讲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吴红;;在语篇教学中加强语用观的培养[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光磊;像敬爱母亲那样,敬爱我们的母语[N];语言文字周报;2005年

2 江苏省苏州外国语学校校长 曹伦华;引入文化理解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能力[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南京市迈皋桥中心小学 李自凤;提高英语教学效率三法[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4 寇建明;荷兰统计体系[N];中国信息报;2000年

5 李屹;数据库营销的难题[N];国际商报;2001年

6 赵天印;英语三次模拟后的反思与启示[N];山西科技报;2003年

7 ;性别统计走入公众视野[N];中国妇女报;2004年

8 王克钧;切实加强妇女发展综合统计工作[N];人民日报;2003年

9 李旭 山西财经大学;跨文化交际的语用失误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N];山西经济日报;2010年

10 记者 许健楠 通讯员 陈倩;小学生背诵三字经千字文未必是好事[N];金华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姜占好;过渡语语用学视角下的我国大学生语用能力评估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2 马腾;民族院校英语专业学生语际语语用能力及其培养模式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甄凤超;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外语学习者口语交际能力研究:COLSEC中的预构成语块、图式、语用特征及策略[D];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

4 韩仲谦;心理词汇的语用研究及其对二语词汇教学的意义[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5 江燕;南昌话和普通话接触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6 于善志;中国学生英语句式发展风格研究——从显性标注到可选标注[D];河南大学;2004年

7 闫涛;中国英语教师课堂元话语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灵芝;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王宇;文化语境的构建及语用能力的培养对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3 吴琳;试论汉语儿童语用能力的发展[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4 黄兵;在精读课中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语用能力[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5 杜敏;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语用能力及学习动机的调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杨丽;动态模式:机辅教学在提高中国学生语用能力中的一次尝试[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7 孙冬慧;从would一词的使用看大学生英语学习者语法知识和语用能力的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李怀奎;语用能力与礼貌原则[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9 陈左力;从言语交际角度论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 李红玉;从语用失误角度看大学俄语教学中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D];吉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2592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2592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8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