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模型”翻译理论对法律翻译的适用性分析
[Abstrac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China, legal translation has developed slowly. The accumulation of practical experience has led some scholars to focus on the practice of legal translation, and the study of legal translation theory has been slow to develop. Based on an over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legal translation in China,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perspective of translation theory, that is, archetypal model, and then gives a detailed explanation of the philosophical basis and basic translation theory of the translation theory. Finally,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applicability of archetypal model translation theory in legal translation from three aspects of vocabulary, structure and power, and makes a modest contribution to the improvement of legal translation in theory. So that it can better guide the practice of legal translation.
【作者单位】: 长治学院外语系;西南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H05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中国翻译;2003年01期
2 李德凤;胡牧;;法律翻译研究:现状与前瞻[J];中国科技翻译;2006年03期
3 刘林;法律翻译归化倾向的个性特征[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诚;通天塔里的镣铐舞者——也谈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2 程永生;;翻译主体性研究和描写交际翻译学的理论框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3 任风雷;;隐喻意识,隐喻能力和二语习得[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4 翟红梅,张德让;译者中心论与翻译文本的选择——析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朱宁;陈洁;;“Head”语义扩展分析及其对教学的启示[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3期
6 邓莉;隐喻对语义变化的阐释[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7 赵虹;;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8 魏增产;WTO规则模糊性探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9 缪道蓉;英语名词化的认知功能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李勃;李瑛;;介词on,over和above空间意义比较及教学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安民;王健;;从原型理论看外向型汉英学习词典中词目义项的编排[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武继红;;论学习词典中隐喻对搭配形成的影响——基于认知语义学的搭配研究[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余建军;;刍议英汉词典例证的翻译[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余锋;;翻译标准的动态特征和原文差异性的保持[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张丽芳;;论译者的主体性-从阐释学角度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侯丽娟;;认知语义学中的原型理论及其外语教学应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阮晶;;译者主体性及其在翻译选材中的体现[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8 胡敏;;词义模糊与教学(英文)[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黄勤;;从互文性看诗歌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穆旦诗《苍蝇》英译赏析[A];国际译联第四届亚洲翻译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10 谭晓丽;;差异与延续——论译者和原作者的关系[A];国际译联第四届亚洲翻译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红妹;汉英机器翻译中汉语上下文语境的表示与应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2 刘佐艳;语义的模糊性与民族文化[D];黑龙江大学;2003年
3 李善熙;汉语“主观量”的表达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4 魏在江;英汉语篇连贯认知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贺显斌;论权力关系对翻译的操控[D];厦门大学;2004年
6 周芸;新时期文学跨体式语言的语体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7 韩红;交往的合理化与现代性的重建[D];黑龙江大学;2004年
8 侯国金;语用标记等效原则[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9 汤(?);当今中国的翻译政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10 胡德香;中西比较语境下的文化翻译批评理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亚杰;论寒山诗在美国的接受与影响[D];河南大学;2007年
2 吴艳红;小说Gone with the Wind中译本研究[D];外交学院;2007年
3 张菁;儿童文学译者主体的时代适应性[D];扬州大学;2007年
4 刘满芸;论翻译的两难境地[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5 卢志宏;[D];安徽大学;2002年
6 付锦蕊;试谈《英国1906年海上保险法》的语言特点[D];上海海运学院;2002年
7 王永;当代英汉立法语言句子结构对比与英汉翻译[D];上海海运学院;2002年
8 刘燕萍;英语名词化结构及其在法律文献汉英翻译中的应用[D];上海海运学院;2002年
9 陈伟;论例证功能的对等[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3年
10 方新;文化因素对法律词语翻译的影响[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天文;法律文书的用词特点及其翻译[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2 邱贵溪;论法律文件翻译的若干原则[J];中国科技翻译;2000年02期
3 张武保;“出让”在法律条文中的英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0年04期
4 肖云枢;法律英语模糊词语的运用与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1年01期
5 刘法公;对外经济法规汉英翻译规律[J];中国科技翻译;2001年02期
6 胡庚申,汪敬钦;英文法律语言的“冗余”性表征及其汉译对策[J];中国科技翻译;2002年03期
7 林克难,籍明文;法律文书中“的”字结构翻译探讨[J];上海科技翻译;2002年03期
8 许钧;试论译作与原作的关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01期
9 王紫娟!上海市中华新路940号709室200070;知识产权英语文本的特点及翻译问题[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8年05期
10 张南峰;从边缘走向中心(?)——从多元系统论的角度看中国翻译研究的过去与未来[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尹延安;;“西法东渐”与传教士翻译浅究[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8年01期
2 吴咏花;;比较法律文化研究学与法律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J];咸宁学院学报;2010年09期
3 张长明,仲伟合;论功能翻译理论在法律翻译中的适用性[J];语言与翻译;2005年03期
4 屈文生;石伟;;论我国近代法律翻译的几个时期[J];上海翻译;2007年04期
5 王大鹏;;浅谈功能翻译理论及其在法律翻译中的实际应用[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8期
6 朱雪林;;透视法律翻译中的视域差[J];大家;2011年12期
7 熊德米;;晚清法律翻译的“普罗米修斯”及特殊贡献[J];外语教学;2010年05期
8 屈文生,邢彩霞;法律翻译中的“条”、“款”、“项”、 “目”[J];中国翻译;2005年02期
9 张新红;姜琳琳;;论法律翻译中的语用充实[J];外语研究;2008年01期
10 尹延安;;目的论在法学著述翻译中的运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顾维忱;王密卿;张军英;;高校法律翻译教学机制前瞻[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彭德倩;翻译,就是创造一种新的语言[N];解放日报;2008年
2 湖北经济学院 王国平;翻译学科建设与翻译教育发展[N];光明日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盛楠;[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姜琳琳;论法律翻译中的语用充实:关联理论视角[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3 徐亦男;法律翻译中的功能对等[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4 李雄伟;论法律翻译中的语用失误[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5 华莹;论法律翻译中译者的创造性[D];上海海事大学;2005年
6 余蕾;法律翻译决策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研究:功能观[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7 周增美;翻译类型学与法律翻译[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8 杨倩岚;论法律文本翻译中的对等[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9 战海;法律翻译[D];山东大学;2006年
10 宋君;法律翻译的功能主义分析[D];东华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2593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259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