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以“拿”为认知基元的现代汉语动词同义词群建构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10 18:59
【摘要】:本文选取一个现代汉语中常用的多义词“拿”作为建构同义词集合、进行同义词对比及词义内涵描写的起始词。在词汇语义网中,“拿”在形式上表现为动词类的一个节点,但这个节点并不是末端节点,而是遵循人的认知规律层层深入,逐步扩展的。它所包含的丰富内容,就是根据其每个具体义位构建起的一个个词群,由此实现对零散的同义词的类聚,并构筑带有词义内涵结构的“拿”类动词的词群系统。 本文的研究共包括九个部分,每部分主要内容概括如下: 第一章:绪论。说明选题的缘由及本选题的意义。概括介绍了国内外关于语义基元的研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明确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标。最后对论文的语料来源进行了说明。 第二章:“拿”类动词同义词群建构的理论基础及有关问题。同义词群建构研究是一个新课题,目前尚在进一步探索之中。它涉及面广,与词汇、语法、语义、认知、心理、语言习得及语言信息处理都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同义词群建构不是同义词和近义词的简单罗列,而是要依据一定的理论基础合理建构。本章介绍了与同义词群建构相关的理论,并在这些理论指导下,理清了本文同义词群建构的几个问题。 第三章:基于词群建构的动词“拿”的义项划分。首先指出传统的汉语词典在划分义项时存在的划分标准不统一、位义关系不明确、范畴不清等问题。其次,根据语义网中语义挖掘和描写尽量精细化的特点,遵循义位单一原则对词典义项进行重新划分。 第四章:“抓取”义动词词群建构。“抓取”义(拿1)词群由同位词群和下位变体词群构成。同位词群是与“拿1”处于同一个语义层面的一群词。下位词群是“拿”的下位概念组成的词群,相对于“拿1”它们强调不同的方面,是更为具体的词语。包括动作部位变体词群,手部状态变体词群,受事位置变体词群,工具变体词群和力量变体词群等。 第五章:“捕捉”义动词词群建构。“捕捉”义(拿2)词群由同位词群和各种下位词群构成。下位词群包括施事变体词群,结果变体词群,动作行为过程变体词群,处置变体词群和意义加合变体词群等。 第六章:“取得”义动词词群建构。“取得”义(拿3)动词词群包括同位词群和下位词群。下位词群有下位途径变体,非法手段变体和行为力量变体词群三大部分。其中每一部分又包含各自的下位次词群。 第七章:“握持”义词群建构。“握持”义(拿4)词群由其同位词群和下位词群构成。下位词群包括古语变体和修辞变体。下位修辞变体词群由六类成语组成。有把握类变体词群,包括比喻有把握,比喻办事容易和比喻没把握或不可靠三小类;处理事务类变体词群,包括比喻善于处理事物和比喻掌握大权两类;品行类变体词群;情感类变体词群;才能、财富类变体词群;处境类变体词群等。 第八章:“掌握”义动词词群建构。“掌握”义词群由同位词群及其下位词群构成。其下位词群包括“掌管”义词群和“控制”义词群。其中,“控制”义词群是一个较大的词群,它有自己的同位词群和下位词群。同位词群中包括五个词语。下位词群包括“控制范围变体”词群和“控制活动变体”词群。“控制范围变体”词群还包括贬义变体;“控制活动变体”词群包括控制他人活动和控制自身活动变体词群。控制他人活动变体包括“强迫手段变体”词群、“发难手段变体”词群。前两个词群反映的是施事控制受事;后一个词群是施事自我控制的词群。 第九章:结语。概括和总结本文研究的结论,指出研究工作中的不足以及今后有待于继续探讨的问题。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1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本源;以“和”为核心的词群及其文化内涵(上篇)[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04期

2 陈本源;以“和”为核心的词群及其文化内涵(下篇)[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3 李玉;汉语同源词词群考[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高燕;谈类推造词法[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5 李兴奎;李顺琴;潘玉华;;原型理论视角下词群语义范畴的交叉现象及原因——以“口”、“食”、“言”词群为例[J];语文学刊;2011年03期

6 周立利;关于英语中的color词群[J];郑州纺织工学院学报;2000年S1期

7 张艳华;;当代新词中的词群现象浅析[J];中外企业家;2009年18期

8 程国富;中国传统价值取向的语言表现[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9 朱志国;;“海归系”词群新词生成的认知原理[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10 张焱;;浅析新词语创造中的类推机制[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9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海英;;新词语词典中的词群现象——“大”字头词群考察[A];2004年辞书与数字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周领顺;;框架元素施事、致事、受事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曾海清;陈莲香;;表示具体位移义“V到NP”格式中动词的语义特征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戴玲真;;从《朗文多功能分类词典》看语义场理论在分类词典编撰中的应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张春新;;聚合关系、组合关系与词典编纂[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6 杨柳;何婷婷;涂新辉;;基于网络百科全书的中文关联语义知识获取[A];第五届全国青年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邹媛;;单音形容词重迭式作修饰语的考察[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陈志云;;《管子》被动句式研究[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梁银峰;;《祖堂集》助动词研究[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10 李斌;陈小荷;;汉语褒贬词语的褒贬指向问题初探[A];第四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官群 孟万金;双语全脑识字:从双语趋同入手[N];中国教育报;2003年

2 周雪君 纳雍县第二中学;如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植入文化[N];经济信息时报;2010年

3 刘永顺;《寄托蓝宝书》真题做例句[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4 阿丹;考试书市场显身手[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5 张卓人;民营企业家春节多向“下”拜年[N];经理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丽;以“拿”为认知基元的现代汉语动词同义词群建构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2 肖珊;基于概念语义的言说动词系统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3 游玉祥;新词语的特点分析及其认知解释[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4 金御真;汉语被动表示法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张雪莹;俄语中的因果关系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6 朴顺姬;现代韩国语被动表现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魏兆惠;两汉语法专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

本文编号:22628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2628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5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