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话语秩序看两则广告的语言异化现象——批评话语分析的视角
[Abstract]:Positive language is a mirror of society, and language reflects the changes of society. [1a] 200,2]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interprets the hidden social relations such as inequality, identity struggle, discourse hegemony and so 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language. Thus the purpose of participating in social change, intervening in social practice and seeking social equality is realized. [3] 86, [4] the language representing society is a kind of living continuum, which is changing from form to function at every moment. The constant emergence and disappearance of new and old words is itself proof; a word.
【作者单位】: 河南科技学院外语系;
【分类号】:H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项蕴华;语篇分析视角的再思考[J];外语学刊;2005年02期
2 田海龙;;语篇研究的批评视角:从批评语言学到批评话语分析[J];山东外语教学;2006年02期
3 陈丽江;;中国的批评语言学研究综观[J];外语教学;2006年06期
4 支永碧;;批评话语分析研究新动态[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峰;英语课堂互动的话语分析[D];重庆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晓晓;;高等教育话语实践市场化的批评话语分析——以大学招生简章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年07期
2 原斌华;;浅析建构主义认识论与批评话语分析[J];青年文学家;2011年11期
3 陈群;;高等教育话语的批评话语分析综述[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4 邱晴;胡勇;;批评话语分析中的隐喻现象研究——以腾讯QQ致用户信为例[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唐丽萍;;语料库语言学在批评话语分析中的作为空间[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6 赵一农;;从话语的促销化看话语构建社会[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7 彭如青;;中美社论中的“我们/WE”——基于批评性视角[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李战子;庞超伟;;外交评论话语中的语言学因素——以奥巴马访华的6篇述评为例[J];外语研究;2011年04期
9 陈鹤三;;再论批评话语分析的认知层面——进化心理学对批评话语分析的启示[J];外语研究;2011年04期
10 吕慰;;多模态积极话语分析初探——以语言与图像的评价功能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晋军;会话中问句的批评性分析[D];厦门大学;2004年
2 李桔元;广告语篇中的意识形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3 陈丽江;文化语境与政治话语[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4 侯涛;语言顺应与戏剧文体[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5 武建国;当代汉语公共话语中的篇际互文性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6 黄莹;对表征中国社会的话语的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秀芳;新闻发布会语言的批评话语分析[D];汕头大学;2010年
2 孟斌;考研培训班招生手册的批评话语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周培;谷歌退出中国之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陈永斌;中日撞船事件新闻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向荣;社评与博客对7·23高铁事故再现的批评话语分析[D];天津商业大学;2012年
6 肖湘明;从批评语言学角度析中美媒体对撞机事件的报道[D];外交学院;2005年
7 陈新;评价理论对政治新闻的批评话语分析[D];山西大学;2006年
8 张东瑞;对政治官方道歉文件的批评话语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坊剑;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的奥巴马和卡梅伦就职演说的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苏丹;中美政府国防白皮书中国家身份的构建及其蕴含的社会文化价值观之比较[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3492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349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