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杨伯峻《论语译注》注释特点论

发布时间:2018-12-10 19:26
【摘要】:儒家经典的传承与历代注疏文本紧密关联。杨伯峻面对新的时代,敏锐地作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嬗变和转型。其《论语译注》以尊重传统、实事求是、千虑一得的鲜明注释特点,积极探索当代译注体文本形态及注释方法。杨氏之实践及其成果,对于传统文化的价值挖掘与当代转型,对于今天的文化发展与文化繁荣,对于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无疑具有启迪意义和参照价值。
[Abstract]:The inheritance of Confucian classic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notes and sparse texts of past dynasties. In the face of the new era, Yang Bojun acutely adapted to the evolu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social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respect the tradition, seek truth from facts, an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distinctive annotation characteristics, the Analects of Analects actively explore the form and annotation method of the contemporary translated text. Yang's practice and his achievements are undoubtedly of enlightenment and reference value to the value mining and contemporary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to the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of today's culture and to the Chinese culture going to the world.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文学院;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
【分类号】:H13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志如;;中国法学学术研究的“50岁现象”分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2 蔡德贵;;韩国大儒李退溪的性情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程宏亮;;论韩驹诗学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陆晓华;论刘宝楠《论语正义》的训诂方法及特点[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5 孟淑媛;;孔子“天命观”的现代阐释[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曹佳丽;;浅探“君子”与“真人”的人格境界——从孔子、庄子的理想人格看儒道两家的人生哲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7 张鹤耀;;浅析先秦时期的“天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8 伍三土;;何人可相从——从《论语》看孔子的孤独命运感[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9 于薇;肖融;;释“造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9期

10 霍学民;;中美大学生英语作文中人称代词的对比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若英;;信息公开——强制征地制度的第三维度[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余继平;;涪陵陈氏庄园建筑装饰艺术的文化意蕴[A];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苏启敏;;明清之际实学的课程知识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4 杨朝明;;经典新读与孔子思想再认识[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1卷第1期)[C];2008年

5 ;第六章 外语教学改革[A];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理论与实践[C];2008年

6 姚小鸥;王克家;;《论语·宪问》篇“骈邑三百”解[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7 廖名春;;《论语》“学而时习之”章新探[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8 许子滨;;从《左传》看《仪礼》的成书及其反映的时代[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9 郭慧;;王船山对精神自由的祈向[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10 聂春艳;;论清代小说《金钟传》中的天津形象[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上)[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方玲;清朝前期帝王道统形象的建立[D];南开大学;2010年

4 郑林华;墨家思想与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刘军;顾宪成与晚明东林运动——传统士大夫政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尹佳涛;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D];南开大学;2010年

7 潘新丽;中国传统医德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9 潘苇杭;先秦两汉尧文化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炼;张君劢的伦理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世江;论两汉士人风貌及文学精神的嬗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sノ,

本文编号:23710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3710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4c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