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他者”的翻译:后现代哲学“他者”思维的启示
[Abstract]:As a cultural and political practice, translation in postmodern contex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production of knowledge, the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identity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global cultural map. On the basis of critical reflection on the thinking of "other" in postmodern philosophy, translators should correctly understand and transce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 and "other" of culture, contain the "other" of culture, and strengthen cultural interaction and dialogue. Strive to build a "harmonious but different" inter-cultural "situation.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五邑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广东省江门市市级项目“后现代语境下的翻译伦理研究”(江才工2009219号)
【分类号】:H05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俞吾金;差异性、偶然性和个体性——未来哲学的新的聚焦点[J];求是学刊;2001年05期
2 莫伟民;;思考“差异”的20世纪法国哲学[J];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仁富;维特根斯坦的“图式说”与尼采的“透视论”——兼论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对哲学的主题转换[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2 张能为;伽达默尔“第三次启蒙”与现代科学化时代[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3 陶清;;自然观:庄子与怀特海比较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4 曾文雄;;中西语言哲学“语用学转向”新解[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5 陶徽希;;福柯“话语”概念之解码[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6 刘金;康德哲学的“划界”思想及其影响[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钱广华;现代经验主义与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8 李明和,盖世梅;诉讼证据概念的语义学浅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9 贾海菊;理性与理想之间——冯友兰哲学精神诠释[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10 李丰荣;雷震;王利森;;体育教育的身体社会学解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晋文;;市民社会与公众舆论[A];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2 刘长江;;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3 唐嘉荣;;左脑型教育导致道德危机[A];云南省思维科学学会、云南省逻辑学会2007年联合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7年
4 肖靓莎;彭希林;;浅析后现代主义教育理论对大学生学习力的启示[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刘汶蓉;;婚前性行为和同居观念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对现代性解释框架的验证[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6 高燕;;现代性的后果及其教育反思[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王新龙;;国际安全合作:一种安全哲学视角的解读[A];国际关系研究:合作理论及争鸣——2008年博士论坛[C];2008年
8 龙扬志;;一个未完成的现代化方案——试论40年代袁可嘉的新诗理论建构[A];袁可嘉诗歌创作与诗歌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孙中原;;中国逻辑元研究的成果[A];“回顾与前瞻:中国逻辑史研究30年”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汪冬冬;黄鹏;;现代性与后现代性视角下的社会危机与安全思想——对齐格蒙特·鲍曼思想的解读[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庆灿;新理学与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D];南开大学;2010年
4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杨席珍;资本主义扩张路径下的殖民传播[D];浙江大学;2010年
6 黄瓴;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7 李春玲;城市景观特色级区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胡波;社会理想境界论纲[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9 杨学功;本体论哲学批判[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10 于文秀;“文化研究”思潮中的反权力话语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园;信息化时代教育技术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构[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沈婷;弗吉尼亚·伍尔芙小说《达洛卫夫人》中的时间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魏宏娜;从拯救到被拯救——白银时代文学作品中知识分子形象的转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凌;现代社会的困境与救赎[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张菲菲;技术现代性困境与出路[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杨程;文化视域下的我国网络阅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吴剑峰;江西省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9 韦继丰;现代性视野中的打工诗歌[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10 臧晓曦;民族文化的再生与认同—作为文化符号的铜鼓[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710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371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