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异常组合词探究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1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钢,陈勇;英语修辞格中超常关系结构与语义异常的认知分析[J];零陵学院学报;2004年09期
2 郭善正;两个组合词的译法[J];上海科技翻译;1990年03期
3 曾征平;《红楼梦》中的分割组合词[J];殷都学刊;1986年04期
4 卓如;;论颠倒歌中的语义异常[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褚修伟;从符号学的角度看借代生成与理解[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6 吴建雄;;德语组合词书写中的困难[J];德语学习;2008年03期
7 陈适;朱晨;;心理距离与指示词的语义异常[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8 焦玉琴;;语义读入——英语歧义句分析新视点[J];唐山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9 王艾录;语义干涉和义素脱落[J];汉语学习;1994年06期
10 李翠英;;语义异常的不同阐释路径[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侯松;周斌;贾焰;;分词结果的再搭配对文本分类效果的增强[A];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十四卷)[C];2009年
2 钟年;;心理学的文化基础——以中国近现代学术中的心理学为例[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王青海;马海慧;池毓焕;李颖;董凌冲;;基于HNC的汉语词语知识库改进[A];中国计算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9-2011)[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司马童;“飞特族”炒老板带来的启示[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马小丽 实习生 李娜;“飞特族”:一种新生的职业观[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7年
3 肖知兴;名不正,言不顺[N];经济观察报;2010年
4 浙江省台州学院 杨松耀;用Blong打造教师个人主页[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夏炜;《召回规定》的“十个为什么”[N];华夏时报;2004年
6 上海 钱可栋;酷睿2高调登场 奔腾4惨遭祭刀[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6年
7 黄晴;关于“她世纪”[N];人民日报;2006年
8 曾嵘;英语学习技巧谈[N];中国审计报;2002年
9 懿冰;瞬时消费主义 只求曾经拥有[N];经济视点报;2008年
10 公培佳 张友亮;让软盘软驱“下岗”[N];人民政协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黄立华;贝克特戏剧文本中隐喻的认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2 蒋昌金;基于关键词提取的中文网页自动文摘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青青;语义异常组合词探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2 王用源;废“离合词”兴“组合词”[D];天津大学;2004年
3 于迪;“什么”的多角度分析[D];延边大学;2010年
4 廖福燕;本体构建中概念和关系获取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5 吴学军;基于Petri网的语义Web服务组合模型研究[D];北方民族大学;2009年
6 师丽娟;汉语短语结构违反的ERP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7 黄象汝;
本文编号:27120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712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