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认知视域下英汉名词性领属构式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9 06:57
【摘要】:领属范畴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语法、语义范畴。它反映了人们的认识框架,反映了语言的共性,具有语言普遍性。领属范畴影响着语言的语法、语义现象,对世界语言的语法体系有着特殊的意义。长期以来,领属范畴一直是国内外语言学界关注与研究的焦点之一,无论是传统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形式语言学,还是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抑或是语言类型学,莫不如此。然而,截止目前,语言学界对领属概念的界定,仍是众说纷纭,莫统一是。此外,在以往的研究中,前贤们主要对单一语言中的名词性领属构式进行了句法、语义、语用、认知和语法化等方面的研究,对名词性领属构式的跨语言对比研究仍旧不足,尤其是在认知、语法化和类型学等视角方面略显薄弱。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再对名词性领属构式进行跨语言的对比研究。本文研究聚焦于英汉名词性领属构式,以认知语言学中的主要理论观点,如概念化、范畴化、经典理论、原型理论和认知参照点模型为理论前提,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概念、形式、语义以及认知方面对英汉名词性领属构式深层次的概念结构、句法表现形式、领属语义关系进行系统、详细的考察,并对典型和非典型的名词性领属构式进行参照点图式分析,以期更完善地描述和解释英汉语名词性领属构式的独特表达方式,更好地揭示英汉名词性领属构式的共性与个性及其背后隐藏的认知机制。本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点发现:i)领属作为一种认知概念,普遍存在于人类的经验世界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认知结构的相似性。领属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语义、语法范畴,在本质上体现了领有者和被领有者之间的二元非对称关系。领属构式是领属范畴外在的语言形式体现,领属关系是领属范畴的语义内涵。ii)在英语名词性领属构式中,[[X POSS]Y]和[Y PREP X]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受领有者生命度的影响。在汉语名词性领属构式[XY]和[[X DE]Y]中,“的”字的隐现与领有者的生命度和让渡性密切相关。典型领属关系,比如,拥有关系、亲属关系、部分-整体关系构成了领属范畴的概念内涵,而非典型领属关系则为典型领属关系的隐喻拓展。此外,英汉名词性领属构式的歧义主要源自于领属关系和属性关系的重合或者不同领属关系的重合。参照认知背景或认知域来识解领属关系和属性关系有助于理解英汉名词性领属构式中的歧义现象。iii)英汉名词性领属构式的相似性主要体现在基本组成成分、典型领属关系、认知顺序和歧义方面。首先,英汉名词性领属构式都由领有者、被领有者和领属标记共同组成。人们对领属构式的认知通常遵循从领有者到被领有者这个顺序,而不能反过来,也就是说,认知顺序是不可逆的。此外,在英汉名词性领属构式中,典型的领属关系都是领有关系、亲属关系和部分-整体关系。领属构式中的歧义也主要来源于领属关系和属性关系的重合抑或是不同领属关系的重合。iv)英汉名词性领属构式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语序和省略。在汉语名词性领属构式[XY]和[[X DE]Y]中,领有者总是置于被领有者之前。然而,在英语名词性领属构式中,领有者可以置于被领有者之前,比如[[X PREP]Y],也可以置于被领有者之后,比如[Y PREP X],也就是说,英语名词性领属构式的领有者和被领有者在语序上可以倒置。此外,英语是一种“形合式”语言,具有丰富的形态标记,在英语名词性领属构式中,领属标记“’s”和“of”的省略极大地受到了形态的制约,通常不能省略。而汉语是一种“意合式”语言,具有少量的形态标记,因此,在汉语名词性领属构式中,领属标记“的”通常可以省略。v)英汉名词性领属构式的共性背后隐藏的认知机制为认知参照点能力和概念隐喻。参照点能力是人类的一种普遍认知能力:概念化者可以通过参照点对认知域里潜在的认知标的进行心理通达。在认知过程中,人们通常会优先识别显性的或者熟悉的事物,并以此为参照点,建立与非显性的或者不熟悉的事物的心理联系,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类认知的普遍性。概念隐喻也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它可以解释领属构式语义内涵的拓展现象,即,典型领属关系描写的是领属范畴的语义内涵,而非典型领属关系则是基于典型领属关系的隐喻拓展。本研究具有普通语言学的理论意义。一方面,英汉名词性领属构式的认知研究界定了领属关系的概念结构,分析解释了英汉名词性领属构式的结构形式、领属语义关系、歧义现象以及其背后所隐藏的认知机制,拓宽了领属范畴的研究范围,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认知语言学中主要理论观点对英汉名词性领属构式的阐释力。另一方面,为今后研究英汉名词性领属构式的共性与个性以及语言的普遍性提供了借鉴。此外,英汉名词性领属构式的认知研究还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可为二语习得、外语教学和翻译提供理论参考与指导。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H146;H3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艳芳;;隐含与名词性对举句[J];语文学刊;2013年21期

2 李骥;;英语名词性从句教学探析[J];成才之路;2017年27期

3 徐莹莹;;名词性隐喻的认知研究[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16年02期

4 朱文莉;;高中名词性从句教学设计[J];校园英语;2016年33期

5 籍万杰;;名词性从句连接词的选用技巧[J];高中生学习(试题研究);2016年12期

6 龚磊;陈慈明;;what引导的名词性从句易错点[J];高中生学习(学法指导);2016年12期

7 季伟媈;;生活中需要智慧 智慧中感悟哲理[J];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2016年03期

8 韩世坤;;____,我想跟你说(2011年山东泰安中考作文)VS.说句心里话,我也_____(2011年贵州贵阳中考作文)[J];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初中版);2017年Z1期

9 王振江;;名词性从句考点精讲精练[J];试题与研究;2016年30期

10 秦芬艳;;如何学好名词性从句[J];校园英语;2016年3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赵艳;;名词性从句高考考点透析[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2 郭宏蕾;郭志立;;基于模型组合训练机制的特定领域名词性实体识别[A];全国第八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JSCL-2005)论文集[C];2005年

3 曾晓进;;小议《马氏文通》中的接读代字“者”[A];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古文分会成立30周年暨第二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4 周岩秀;;“间”字浅析[A];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5 任少静;;Grammar:Noun Clauses名词性从句[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第四届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论坛论文集[C];2014年

6 牟兰;;浅析“第”的连词用法[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十)[C];2017年

7 李朝军;;“的”结构语用方面小议[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贾玉祥;俞士汶;;基于词典的名词性隐喻识别[A];第五届全国青年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邓诗悦;;中古汉语“N之V”构式研究[A];荆楚学术2017年第4期(总第十一期)[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刘慧英;关于“荫”的读音(上)[N];语言文字周报;2005年

2 文马虹;火了的“神仙”[N];语言文字周报;2019年

3 邵敬敏;乔太守乱点鸳鸯谱[N];语言文字周报;2011年

4 盛雯雯;“土帅”缘何走红[N];语言文字周报;2015年

5 李平 北京市房山区第二中学校长助理 杜金山 本报特聘专家 山东省兖州一中原校长;文化画卷中的高效课堂[N];中国教师报;2016年

6 《语言文字报》原主编 杜永道;正确使用“的地得”[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苏畅;汉语名词性隐喻的计算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2 李超群;名词性属性距离度量问题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3 周婷;湘北官话小称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4 石立s

本文编号:27335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7335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a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