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从动物歇后语看汉民族的认知

发布时间:2020-07-13 00:07
【摘要】:歇后语是汉语中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是中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存、发展与劳动实践中创造出的一种个性鲜明的表达方式。其中,动物歇后语更是朴素生动,自然风趣,诙谐幽默。动物歇后语是汉民族文化瑰宝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长达数千年的发展与完善,目前已经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语汇系统。然而,迄今为止,中西学术界甚至是汉语言学界对汉语动物歇后语的研究相对较少,现有文献成果主要是以歇后语的产生渊源、意义内涵、修辞分类、表面意义为研究切入点,因此浅层化特征非常明显,缺少深入、系统、完整的研究探索。为促进汉语语言学的可持续创新发展,本文运用Rosch原型等前沿理论,在动物歇后语丰富的意义内涵和文化背景下,首先归纳了其基本分类,发现在中国较为常见对汉民族有一定的实现价值或有害的动物出现频率会更高。其次,本文主要归纳总结了汉民族的认知特点,发现汉民族眼里的动物没有绝对,有的特征如快慢强弱是可客观衡量的,有的特征如美丑善恶主要是凭主观的判断,而且动物歇后语体现的汉民族的认知特点,受修辞功能的影响,多与负面义相关。本文谈论了汉英两种文化对动物词语的不同认知,推演出两种语言对动物的评价并非完全一致,汉英表达方式中有少数不对应的现象,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归纳为思考角度和文化差异。最后,对教学意义给予了纵深化的分析和论证,主张适当使用双语和灵活的教学方式。本文对继承发扬歇后语这一富有特色的语言形式,促进汉语言在全世界与地区的传播,提升汉语在跨国际交流用语中的地位,帮助非汉语母语使用者的跨文化交际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H195.3
【图文】:

歇后语,驴子,正教,语类


下哪些动物在中文的歇后语中的出现频率比较高,哪一步讲其突出的特征。后语类型分布文的研究内容来说,歇后语的形式并不关键,所以我后语的形式分布情况。我们一共分析了 14443 条歇后谜底一样的歇后语,我们把它们都放在一起,比如“想愚(鱼)了”或“驴子下只象/驴子下头象/驴怪胎”。这样能够避免歇后语重复的情况。歇后语的分析过于太复杂了,我们把收集过的歇后语型。有的歇后语的谜底又有比喻,又有谐音的成分,油(牛)、替牛做活、不是正教”,这些歇后语即属歇后语,因此归纳为双型歇后语,同时也分 算在比到下面几个数据。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榕;龚玉苗;;隐喻性范畴化及其实现机制[J];现代外语;2015年06期

2 黄兴运;李一枝;;认知视角下歇后语语音隐喻及其教学研究[J];教育观察(上旬刊);2015年01期

3 卜爱萍;;模因理论指导下的汉语歇后语英译[J];上海翻译;2014年01期

4 姜博洋;;浅谈歇后语的对外汉语教学应用分析[J];内江科技;2013年03期

5 周瑜;;Pragmatic Failure in Sino-wester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Implications for Improving Chinese EFL Learners'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3年01期

6 赵思思;;动物歇后语中的隐喻映射研究[J];昆明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7 唐蒋云露;;论歇后语的文化意蕴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年06期

8 马利军;张积家;;歇后语的内部关系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11年04期

9 王岩;;歇后语的文化内涵[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10 邹春玲;成晓光;;歇后语的心理模型分析[J];外语研究;2009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苏亚;动物型歇后语的认知语用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27526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7526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e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