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汉语》综合教材中的同音异形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5 20:52
【摘要】: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对于同音词的研究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广泛关注,成果丰硕,但大多是在同音词的定义和范围、同音词与同形词、多义词的区别以及同音词的分类方面,而针对对外汉语同音词教学方面的研究相对偏少,尤其是对于同音异形词的研究。因此,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究同音异形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情况,结合留学生习得同音异形词的情况,希望为对外汉语同音异形词教学提供一定的帮助。本文选取对外汉语《发展汉语》综合系列教材为主要参考依据,其词汇表中收录的同音异形词作为研究对象,对《发展汉语》综合系列教材中收录的同音异形词进行汇总整理,并与《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进行比对,考察其收录与分布特点及是否符合《新HSK大纲》和《等级划分》的要求;然后选取在实际教学中和日常生活中常见常用且复现率高的同音异形词对安徽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留学生们进行问卷调查,对其调查结果进行整理,考察留学生在习得同音异形词过程中出现的同音误用的类型,进一步从留学生的主观和客观方面分析产生这些误用出现的原因。最后从《发展汉语》综合系列教材对同音异形词的收录、学习者、教师教学及语言测试等方面提出建议,希望能够促进对外汉语教学中同音异形词的研究。本文主要包括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介绍问题提出的缘由,本文的研究范围、研究现状、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通过整理和统计《发展汉语》综合教材中的同音异形词的数量及分布情况,对《发展汉语》中的同音异形词从声母以及词义之间有无联系进行分类汇总,再与《新HSK大纲》和《等级划分》中的同音异形词的收录情况进行比对,对统计结果做详细地分析。发现《发展汉语》中同音异形词的收录及分布情况基本符合《新HSK大纲》和《等级划分》的要求,但是在数量和等级分布上存在差异,对于实际教学和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同音异形词收录不够,尤其对于双音节同音异形词的重视不够。第三部分以《发展汉语》综合教材中收录的同音异形词为主要考察对象,参照《新HSK大纲》和《等级划分》中复现率较高的常用同音异形词,精选出25组50个同音异形词对安徽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整理出留学生在习得同音异形词过程中出现的同音误用的类型,并从主观和客观方面分析产生这些误用的原因。客观来说,同音异形词中字形相似、词义间有关联的词,对于母语是汉语的学习者来说,都极易产生混淆,更何况是留学生;字形相差较大,词义间无关联的,相对来说出现误用的概率要小得多。主观上来说,平时对同音异形词的学习不够重视,或是因为觉得同音异形词比较难而有意回避,在书写的过程中也会出现笔误等,这些都会影响同音异形词的习得。第四部分主要是针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同音异形词教学,尝试从《发展汉语》综合教材收录、学习者、教学者、教材编写等角度提出些许建议。建议《发展汉语》综合教材适当调整合理布局,有计划系统地收录同音异形词,可以参照《新HSK大纲》和《等级划分》中对同音异形词收录的情况,增加实际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且易混淆的同音异形词的收录,注重其复现率和覆盖率,真正意义上方便学习者和教学者。作为学习者,首先要从主观上克服畏难的情绪,重视同音异形词的存在,尤其对于极易混淆的同音异形词的辨析,多留心积累,平时多加练习;教材编写者可以适当增加常用易混淆的同音异形词的复现率,在课后练习中多角度多题型进行考察;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注意对同音异形词的讲解和辨析,对于常用易混淆的更要精讲多练。本文的研究致力于更深刻地认识同音异形词问题,注重同音异形词在实际生活和语言测试中的运用,同时希望引起《发展汉语》教材编写者、学习者和教学者对于同音异形词的重视,希望本研究对使用《发展汉语》综合系列教材的学习者和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H195
本文编号:2794629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H19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亚旭,王黎,舒华;汉语同音异形词意义识别中的抑制过程[J];心理学报;2003年03期
2 徐展;同音异形词浅谈[J];大学英语;1989年05期
3 姚大军;;同音异形词填空练习[J];英语知识;1999年04期
4 张新惠;同音异形词练习[J];英语辅导(疯狂英语中学版);2002年45期
5 梁丰;;同音异形词归纳[J];初中生辅导;2002年20期
6 尹海良;关于“备/倍”族同音异形词的整理[J];语文建设;2005年06期
7 蔺洁;;编辑校对中常见的同音异形词辨析[J];传播力研究;2019年13期
8 朱习文;现代汉语中的同义同音异形词小议[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9 高景洋;;“而后”与“尔后”[J];语文月刊;2001年05期
10 李航;;编辑校对中常见的同音异形词辨析[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万学仁;万文艺;;探讨区分同音异形词的意义方法及打算[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C];2008年
2 陈玉莲;;俄罗斯大众传媒中的同音词及新型同音现象[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2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康丽丽;略谈轻声词语的作用[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彭丽;《发展汉语》综合教材中的同音异形词研究[D];安徽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7946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794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