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符号学学科建构探索
发布时间:2021-02-06 02:11
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生态学的强劲发展引来了学科的泛化和生态学化,学界尝试将人文、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相结合,从生态的视角审视各种问题,生态符号学应运而生。目前,虽然相关研究备受关注,但关于生态符号学的许多基本概念仍不清楚,研究对象也不够明晰,与相近学科的区分尚不明显,学科地位难以确定。本文通过对既往成果的综览、梳理、评述,对相关基础性问题展开了探索性研究,力图回答有关学科建构的一些关键性问题:生态符号学的学科界定、学科定位、学科旨趣、学科基础、学科原则、学科应用等,并对生态符号学和语言学的关系、生态符号学对语言学研究的启示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强调生态符号学建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文章来源】:当代修辞学. 2020,(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生态符号学的学科界定
三、生态符号学的学科定位
四、生态符号学的学科旨趣
五、生态符号学的学科基础
1.莫斯科-塔图学派的符号学理论。
2.西比奥克的动物符号学。
3.诺特的宇宙整体观。
4.乌克斯库尔的客观环境(Umw elt)论。
5.库尔的人类生态学。
6.迪利(J.Deely)的生物中心主义。
7.霍夫梅耶的文化-自然三维观。
六、生态符号学的学科原则
1.关系原则。
2.秩序原则。
3.调节原则。
4.退化原则。
5.关联原则。
6.环境原则。
7.有限原则。
8.模塑原则。
9.文本原则。
七、生态符号学的学科应用
7.1文学
7.2民俗学
7.3图形语言分析
7.4地图学
八、生态符号学对语言学研究的启示
8.1符号域(semiosphere)以语言为界
8.2“环境界”是个体语言生存的语境
8.3多重自然(different natures)加强了语言的作用
8.4三个世界配置了语言的功用
8.5生态均衡性反证了汉字的常态演化
九、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符号学思想论》之说论[J]. 王铭玉,王双燕. 当代修辞学. 2019(01)
[2]符号达尔文主义及其反思:基于汉字演化生态的符号学解析[J]. 胡易容.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3]新世纪塔尔图学派的研究动态[J]. 姚婷婷.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2017(06)
[4]环境界与符号域探析[J]. 王新朋,王永祥. 俄罗斯文艺. 2017(04)
[5]人的主体维度:符号学对生态中心主义的超越[J]. 彭佳. 鄱阳湖学刊. 2017(04)
[6]生态语言学研究与和谐话语分析——黄国文教授访谈录[J]. 赵蕊华,黄国文. 当代外语研究. 2017(04)
[7]可然性模仿:自然文学文本世界的生态符号学阐释[J]. 岳国法,谭琼琳.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05)
[8]凉山彝族治疗仪式的生态符号学分析——以会理县“密”仪式为例[J]. 朱林,刘晓嵩. 鄱阳湖学刊. 2014(06)
[9]从符号域到生命符号学:塔尔图对符号界域的推展[J]. 代玮炜,蒋诗萍.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4)
[10]自然与文化的对立统一——谈生态符号学研究的理论核心[J]. 胡壮麟. 外语研究. 2014(04)
本文编号:3019973
【文章来源】:当代修辞学. 2020,(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生态符号学的学科界定
三、生态符号学的学科定位
四、生态符号学的学科旨趣
五、生态符号学的学科基础
1.莫斯科-塔图学派的符号学理论。
2.西比奥克的动物符号学。
3.诺特的宇宙整体观。
4.乌克斯库尔的客观环境(Umw elt)论。
5.库尔的人类生态学。
6.迪利(J.Deely)的生物中心主义。
7.霍夫梅耶的文化-自然三维观。
六、生态符号学的学科原则
1.关系原则。
2.秩序原则。
3.调节原则。
4.退化原则。
5.关联原则。
6.环境原则。
7.有限原则。
8.模塑原则。
9.文本原则。
七、生态符号学的学科应用
7.1文学
7.2民俗学
7.3图形语言分析
7.4地图学
八、生态符号学对语言学研究的启示
8.1符号域(semiosphere)以语言为界
8.2“环境界”是个体语言生存的语境
8.3多重自然(different natures)加强了语言的作用
8.4三个世界配置了语言的功用
8.5生态均衡性反证了汉字的常态演化
九、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符号学思想论》之说论[J]. 王铭玉,王双燕. 当代修辞学. 2019(01)
[2]符号达尔文主义及其反思:基于汉字演化生态的符号学解析[J]. 胡易容.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3]新世纪塔尔图学派的研究动态[J]. 姚婷婷.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2017(06)
[4]环境界与符号域探析[J]. 王新朋,王永祥. 俄罗斯文艺. 2017(04)
[5]人的主体维度:符号学对生态中心主义的超越[J]. 彭佳. 鄱阳湖学刊. 2017(04)
[6]生态语言学研究与和谐话语分析——黄国文教授访谈录[J]. 赵蕊华,黄国文. 当代外语研究. 2017(04)
[7]可然性模仿:自然文学文本世界的生态符号学阐释[J]. 岳国法,谭琼琳.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05)
[8]凉山彝族治疗仪式的生态符号学分析——以会理县“密”仪式为例[J]. 朱林,刘晓嵩. 鄱阳湖学刊. 2014(06)
[9]从符号域到生命符号学:塔尔图对符号界域的推展[J]. 代玮炜,蒋诗萍.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4)
[10]自然与文化的对立统一——谈生态符号学研究的理论核心[J]. 胡壮麟. 外语研究. 2014(04)
本文编号:30199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019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