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汉韩语言对比研究及在对韩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1-04-10 02:02
  近年来,随着中韩两国往来的日渐增多,韩国对掌握汉语的人才的需求量也逐年递增,因此越来越多的韩国学生来到中国学习汉语。受母语和中介语的影响,韩国学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常常出现偏误。本文从偏误分析入手,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分别从语音、词汇、语法三大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偏误类型及其成因,目的在于探讨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全文共分四大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课题的选题缘由、研究方法、理论基础、研究范围、已有的相关研究和本文的创新。第二章对语音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其中包括声母、韵母、声调三方面,总结了造成语音偏误的原因,并探讨了教学策略。第三章对词汇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其中包括量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离合词和动态助词六部分,分别分析总结了造成偏误的原因,并探讨了教学策略。第四章对语法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其中包括被动句、兼语句、存在句、“把”字句、补语和复句六部分,分别分析总结了造成偏误的原因,并探讨了教学策略。 

【文章来源】:南开大学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0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目的
    1.2 研究方法
    1.3 理论基础
    1.4 研究范围
    1.5 已有的相关研究及本文的创新
    1.6 教学经验
第二章 汉韩语音对比及在对韩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2.1 汉韩语音特点分析
        2.1.1 汉语的语音特点
        2.1.2 韩语的语音特点
    2.2 汉韩声母对比
        2.2.1 汉语声母的分类
        2.2.2 韩语声母的分类
        2.2.3 汉韩声母比较
    2.3 汉韩单韵母对比
        2.3.1 汉语韵母的分类
        2.3.2 韩语韵母的分类
        2.3.3 汉韩单韵母比较
    2.4 语音偏误原因分析
    2.5 韩国学生学习声调的难点分析
    2.6 教学策略
第三章 汉韩词汇对比及在对韩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3.1 汉韩量词对比及在对韩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3.1.1 韩国学生量词使用情况问卷调查情况分析
        3.1.2 韩国学生量词使用偏误成因
        3.1.3 教学策略
    3.2 汉韩形容词对比及在对韩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3.2.1 韩国语汉字形容词及与之对应汉语词的词义对比
        3.2.2 韩国语汉字形容词及与之对应汉语词的词法对比
        3.2.3 教学策略
    3.3 汉韩副词对比及在对韩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3.3.1 汉韩副词的联系与区别
        3.3.2 汉韩常用副词对比
        3.3.3 常用副词偏误分析
        3.3.4 韩国学生常用副词偏误成因
        3.3.5 教学策略
    3.4 汉韩介词对比及在对韩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3.4.1 初级对外汉语教学中涉及的几个介词及学生的偏误率
        3.4.2 介词"在"的偏误分析
        3.4.3 介词"从"的偏误分析
        3.4.4 介词"跟"的偏误分析
        3.4.5 介词"对"的偏误分析
        3.4.6 介词"给"的调查结果
        3.4.7 韩国学生介词学习偏误成因
        3.4.8 教学策略
    3.5 汉韩离合词对比及在对韩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3.5.1 离合词偏误分析
        3.5.2 教学策略
    3.6 汉韩动态助词对比及在对韩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3.6.1 汉语动态助词的特点
        3.6.2 动态助词"了""着""过"的偏误分析
        3.6.3 偏误产生的原因
        3.6.4 教学策略
第四章 汉韩语法对比及在对韩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4.1 汉韩语法对比概述
    4.2 几种特殊句型的汉韩对比及教学分析
        4.2.1 汉韩被动句对比及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4.2.2 汉韩兼语句对比及在对韩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4.2.3 汉韩存在句对比及在对韩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4.2.4 汉韩"把"字句对比及在对韩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4.3 汉韩补语对比及在对韩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4.3.1 韩国留学生习得汉语趋向补语的偏误类型
        4.3.2 偏误产生的原因
        4.3.3 教学策略
    4.4 汉韩复句对比及在对韩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4.4.1 汉韩各类型复句对比
        4.4.2 教学策略
结语
附录
    附一:基本情况及量词学习策略问卷调查
    附二:量词测试试卷
    附三:介词测试试卷
    附四:离合词测试试卷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韩国留学生汉语声调习得偏误的声学研究[J]. 高玉娟,李宝贵.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6(01)
[2]“接受”和“施予”——也谈被动句的不同类别[J]. 陆庆和.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6(01)
[3]程度副词“非常”的有关偏误分析[J]. 胡云晚.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
[4]副词“真”和“很”的用法比较[J]. 单韵鸣.  汉语学习. 2004(06)
[5]外国留学生初级汉语习得中的虚词偏误分析[J]. 李春红.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4(04)
[6]在汉语教学中值得注意的一类词——离合词[J]. 李果.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4(04)
[7]汉语被动句的语义特征及其认知解释[J]. 李宗江.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06)
[8]“不/没+V”的习得情况考察[J]. 李英.  汉语学习. 2004(05)
[9]汉语被动句标志的类型学考察[J]. 周士宏.  语言与翻译. 2004(03)
[10]量词的分类与对外汉语量词教学[J]. 王汉卫.  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 2004(02)

博士论文
[1]现代汉语致使句研究[D]. 宛新政.复旦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现代汉语标志型被动句研究[D]. 张兴旺.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3
[2]现代汉语无标志被动句及其功能探析[D]. 邵桂珍.暨南大学 2001
[3]现代汉语离合词问题研究[D]. 王铁利.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1
[4]汉语被动句的句法语义特征和使用条件[D]. 蚁坤.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2000



本文编号:31287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1287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5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