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最新流行语“山寨”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1 06:45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的快速传播,“山寨”一词在2008年火热流行开来。“山寨”一词的使用范围也从最初的经济领域迅速蔓延到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等多个领域,速度之快,传播之广,反应之热烈使人为之深思。“山寨”一词的走红,既有外在的社会原因,也有内在的语言动因。目前学术界对“山寨”这一语言现象的研究尚不够全面、细致,在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综合整理的基础上,从揭示“山寨”这一语言现象产生的社会背景和语言动因入手,着重从语言内部分析“山寨”的词汇意义、色彩意义和语法意义,预测流行语“山寨”的发展趋势,力求系统而全面地分析这一语言现象。
【文章来源】: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现状概说
一、词汇意义
二、色彩意义
三、语法意义
四、产生的背景和动因分析
五、发展趋势的预测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
一、研究方法
二、结构安排
第一章 流行语"山寨"的词汇意义
第一节 "山寨"的词典释义
第二节 "山寨"的新义
第三节 "山寨"词汇意义的内容构成及特点
一、"山寨"词汇意义的内容构成
二、"山寨"词汇意义的特点
第四节 "山寨"新义的动态应用及发展
一、"山寨"新义的动态应用
二、"山寨"新义的动态发展
小结
第二章 流行语"山寨"的色彩意义
一、"山寨"感情色彩的变化
二、"山寨"色彩意义的生成机制
三、"山寨"地方色彩的演变发展
小结
第三章 流行语"山寨"的语法意义
第一节 从词类看"山寨"的语法意义
一、名词
二、动词
第二节 从搭配看"山寨"的语法意义
第三节 从功能看"山寨"的语法意义
一、作主语
二、作定语
三、作宾语
四、作谓语或谓语中心
小结
第四章 "山寨"语言现象产生的背景和动因分析
第一节 "山寨"语言现象产生的社会背景
一、经济因素
二、文化因素
第二节 "山寨"现象产生的语言动因
一、内部类推机制
二、自我调节功能
三、语言交际中的经济和明晰原则
第三节 "山寨"现象产生的心理基础
一、民众对某些产品"可望而不可及"的心理
二、民众对垄断行业、权威的反抗心理
三、民众渴望社会变革的善良情怀
四、民众的狂欢心理
小结
第五章 "山寨"语言现象的发展趋势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山寨”新义看词汇发展[J]. 孙晓玄.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2)
[2]说另类“山寨”[J]. 沈中平,刘楚群. 汉语学报. 2009(02)
[3]“山寨”的语义特征分析[J]. 许艳平. 淮阴工学院学报. 2009(02)
[4]浅析“山寨”语言现象[J]. 傅瑛.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09(04)
[5]山寨文化的流行成因与社会思考[J]. 解迎春. 东南传播. 2009(03)
[6]“山寨”一词大行其道——从语言学角度浅析新词语“山寨”[J]. 尹雪璐. 商业文化(学术版). 2009(03)
[7]“山寨”版语言新词的隐喻认知[J]. 孟凡启,赵海燕.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2)
[8]“山寨”新义说略[J]. 沙玉伟. 中国科技术语. 2008(06)
[9]释“山寨”[J]. 梁吉平,陈丽. 语文建设. 2008(10)
[10]论“很淑女”结构的文化内涵及修辞效用[J]. 关春芳.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8(10)
博士论文
[1]汉语新词语运用研究[D]. 孙荣实.复旦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新时期汉语新词新语研究[D]. 贾菁.华中师范大学 2007
[2]当代社会流行语研究[D]. 裴文倩.华中师范大学 2006
[3]新时期汉语词义演变原因探索及其他[D]. 刘晓梅.延边大学 2000
本文编号:3130780
【文章来源】: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现状概说
一、词汇意义
二、色彩意义
三、语法意义
四、产生的背景和动因分析
五、发展趋势的预测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
一、研究方法
二、结构安排
第一章 流行语"山寨"的词汇意义
第一节 "山寨"的词典释义
第二节 "山寨"的新义
第三节 "山寨"词汇意义的内容构成及特点
一、"山寨"词汇意义的内容构成
二、"山寨"词汇意义的特点
第四节 "山寨"新义的动态应用及发展
一、"山寨"新义的动态应用
二、"山寨"新义的动态发展
小结
第二章 流行语"山寨"的色彩意义
一、"山寨"感情色彩的变化
二、"山寨"色彩意义的生成机制
三、"山寨"地方色彩的演变发展
小结
第三章 流行语"山寨"的语法意义
第一节 从词类看"山寨"的语法意义
一、名词
二、动词
第二节 从搭配看"山寨"的语法意义
第三节 从功能看"山寨"的语法意义
一、作主语
二、作定语
三、作宾语
四、作谓语或谓语中心
小结
第四章 "山寨"语言现象产生的背景和动因分析
第一节 "山寨"语言现象产生的社会背景
一、经济因素
二、文化因素
第二节 "山寨"现象产生的语言动因
一、内部类推机制
二、自我调节功能
三、语言交际中的经济和明晰原则
第三节 "山寨"现象产生的心理基础
一、民众对某些产品"可望而不可及"的心理
二、民众对垄断行业、权威的反抗心理
三、民众渴望社会变革的善良情怀
四、民众的狂欢心理
小结
第五章 "山寨"语言现象的发展趋势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山寨”新义看词汇发展[J]. 孙晓玄.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2)
[2]说另类“山寨”[J]. 沈中平,刘楚群. 汉语学报. 2009(02)
[3]“山寨”的语义特征分析[J]. 许艳平. 淮阴工学院学报. 2009(02)
[4]浅析“山寨”语言现象[J]. 傅瑛.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09(04)
[5]山寨文化的流行成因与社会思考[J]. 解迎春. 东南传播. 2009(03)
[6]“山寨”一词大行其道——从语言学角度浅析新词语“山寨”[J]. 尹雪璐. 商业文化(学术版). 2009(03)
[7]“山寨”版语言新词的隐喻认知[J]. 孟凡启,赵海燕.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2)
[8]“山寨”新义说略[J]. 沙玉伟. 中国科技术语. 2008(06)
[9]释“山寨”[J]. 梁吉平,陈丽. 语文建设. 2008(10)
[10]论“很淑女”结构的文化内涵及修辞效用[J]. 关春芳.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8(10)
博士论文
[1]汉语新词语运用研究[D]. 孙荣实.复旦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新时期汉语新词新语研究[D]. 贾菁.华中师范大学 2007
[2]当代社会流行语研究[D]. 裴文倩.华中师范大学 2006
[3]新时期汉语词义演变原因探索及其他[D]. 刘晓梅.延边大学 2000
本文编号:31307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130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