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临西方言语音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4 21:04
临西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临西方言隶属于冀鲁官话石济片聊泰小片,方言内部可分为东片和西片。本文的调查研究对象是临西方言东片的语音系统,音系描写以东枣园乡简店话为准,包括单字音系、连读变调、轻声、儿化四方面内容。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简要介绍临西县地理、人口、历史沿革和临西方言的内部差异。第二章:描写临西方言单字音系,包括声母、韵母、声调,声韵拼合规律与单字音表,异读字的分析和辑录三部分内容。第三章:描写临西方言的连读变调,包括重重型两字组、重轻型两字组(非叠字和叠字字组)的连读变调。?第四章:描写临西方言轻声音变的特点以及轻声词语的类别和作用。第五章:描写临西方言儿化音变的特点以及“儿”缀的构词功能。?通过本文,可以了解到临西方言的语音系统主要有以下特点:1、单字音系:古日母止摄开口三等字今读零声母,其他大部分字今读l声母,少数读?声母;见系蟹摄开口二等字的今韵母是[iai];曾摄开口一等、三等(庄组)入声字和梗摄开口二等入声字的今韵母有较复杂的文白异读;去声调值有明显的嘎裂音特征。2、连读变调:重重型两字组的变调都属于前字变调类型;四个单字调在重轻型两字组前字位置上的变调与在重重型两字...
【文章来源】:河北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2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3 关于调查情况、材料来源和体例的说明
第1章 临西方言概况
1.1 临西县地理、人口、历史沿革
1.1.1 地理、人口
1.1.2 历史沿革
1.2 临西方言的内部差异
第2章 单字音系
2.1 声母
2.2 韵母
2.3 单字调
2.4 声韵配合规律
2.5 单字音表
2.6 异读
2.6.1 异读的特点
2.6.2 异读字辑录
第3章 连读变调
3.1 重重型两字组的连读变调
3.2 重轻型非叠字两字组的连读变调
3.3 叠字型两字组的连读变调
第4章 轻声
4.1 轻声的词语类别及作用
4.1.1 轻声的词语类别
4.1.2 轻声的作用
4.2 轻声的语音特点
4.2.1 轻声的超音段特征
4.2.2 轻声音节声母的变化
4.2.3 轻声音节韵母的变化
第5章 儿化
5.1 儿化的词语类别及表义功能
5.1.1 儿化词语的类别
5.1.2 儿化的表义功能
5.2 儿化的语音特点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邢台市方言尖团音分混问题[J]. 黄卫静. 邢台学院学报. 2005(04)
[2]浙江台州方言中的嘎裂声中折调[J]. 朱晓农. 方言. 2004(03)
[3]汉语方言连读变调的层级和类型[J]. 李小凡. 方言. 2004(01)
[4]自主的轻声和非自主的轻声[J]. 汪化云. 语文研究. 2003(01)
[5]论汉语方言的语流音变[J]. 李如龙.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6)
[6]20世纪汉语轻声研究综述[J]. 刘俐李. 语文研究. 2002(03)
[7]山西方言“儿化、儿尾”研究[J]. 乔全生.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2)
[8]临西话语法特点[J]. 唐健雄. 河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01)
[9]山东方言的“儿化”[J]. 太田斋,傅根清.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01)
[10]河北省东南部三十九县市方音概况[J]. 钱曾怡,曹志赟,罗福腾. 方言. 1987(03)
博士论文
[1]河北方言中的“X-儿”形式研究[D]. 李巧兰.山东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河北辛集方言语音调查研究[D]. 姜巍.河北大学 2009
[2]邢台方言的语流音变[D]. 尚新丽.河北大学 2009
[3]元氏方言的儿化调查研究[D]. 王亚男.河北大学 2008
[4]遵化方言语音研究[D]. 马志侠.河北大学 2007
[5]临清方言研究[D]. 刘亚.贵州大学 2007
[6]临西方言音系初探[D]. 李冬英.河北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138012
【文章来源】:河北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2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3 关于调查情况、材料来源和体例的说明
第1章 临西方言概况
1.1 临西县地理、人口、历史沿革
1.1.1 地理、人口
1.1.2 历史沿革
1.2 临西方言的内部差异
第2章 单字音系
2.1 声母
2.2 韵母
2.3 单字调
2.4 声韵配合规律
2.5 单字音表
2.6 异读
2.6.1 异读的特点
2.6.2 异读字辑录
第3章 连读变调
3.1 重重型两字组的连读变调
3.2 重轻型非叠字两字组的连读变调
3.3 叠字型两字组的连读变调
第4章 轻声
4.1 轻声的词语类别及作用
4.1.1 轻声的词语类别
4.1.2 轻声的作用
4.2 轻声的语音特点
4.2.1 轻声的超音段特征
4.2.2 轻声音节声母的变化
4.2.3 轻声音节韵母的变化
第5章 儿化
5.1 儿化的词语类别及表义功能
5.1.1 儿化词语的类别
5.1.2 儿化的表义功能
5.2 儿化的语音特点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邢台市方言尖团音分混问题[J]. 黄卫静. 邢台学院学报. 2005(04)
[2]浙江台州方言中的嘎裂声中折调[J]. 朱晓农. 方言. 2004(03)
[3]汉语方言连读变调的层级和类型[J]. 李小凡. 方言. 2004(01)
[4]自主的轻声和非自主的轻声[J]. 汪化云. 语文研究. 2003(01)
[5]论汉语方言的语流音变[J]. 李如龙.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6)
[6]20世纪汉语轻声研究综述[J]. 刘俐李. 语文研究. 2002(03)
[7]山西方言“儿化、儿尾”研究[J]. 乔全生.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2)
[8]临西话语法特点[J]. 唐健雄. 河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01)
[9]山东方言的“儿化”[J]. 太田斋,傅根清.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01)
[10]河北省东南部三十九县市方音概况[J]. 钱曾怡,曹志赟,罗福腾. 方言. 1987(03)
博士论文
[1]河北方言中的“X-儿”形式研究[D]. 李巧兰.山东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河北辛集方言语音调查研究[D]. 姜巍.河北大学 2009
[2]邢台方言的语流音变[D]. 尚新丽.河北大学 2009
[3]元氏方言的儿化调查研究[D]. 王亚男.河北大学 2008
[4]遵化方言语音研究[D]. 马志侠.河北大学 2007
[5]临清方言研究[D]. 刘亚.贵州大学 2007
[6]临西方言音系初探[D]. 李冬英.河北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1380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138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