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泰国初级汉语水平学生常用个体量词偏误分析 ——以合艾安威易职业学院为例

发布时间:2021-07-11 13:33
  个体量词的教学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初级汉语水平的学习者最容易出现个体量词的使用偏误。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名量词的偏误研究,而对泰国个体量词教学的偏误研究很少。本论文基于个体量词在泰教学现状,分析了合艾安威易职业学院初级汉语水平学生常用个体量词的习得及使用情况,并进行相应的教学研究,借以希望为泰个体量词教学提供一些帮助。全文除导论和结语外,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是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考察了合艾安威易学院三年级外语专业的学生对12个常用个体量词的习得情况。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这12个常用个体量词的掌握并不理想,学生出现了很多混用、错用的现象。第二章是在汉语量词本体知识的指导下对这12个常用个体量词进行了本体描写,详细阐明了它们的语义、语法和语用特点,并统计了这些个体量词在此次调查问卷和日常收集的原始语料中出现的偏误。第三章是通过对前文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发现学生在使用这些常用个体量词过程中出现了误用、误加、遗漏和错序等偏误类型。针对这些偏误,利用偏误分析理论深入剖析其产生原因,在教学、学习者和量词本身三方面进行了偏误原因探源。第四章是以前文偏误分析成果为理论基础,结合学生对这些常用个体量...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泰国初级汉语水平学生常用个体量词偏误分析 ——以合艾安威易职业学院为例


12 个常用个体量词的正确率和偏误率

柱形图,偏误,柱形图,个体量词


由图 3-1 可以看出,这四种误用类型偏误频率都很高。其中偏误频率最高的“个”过度泛化的误用,其次是近义个体量词的误用,最后是其他个体量词的用和同音异形个体量词的误用。下面是对这几种误用偏误类型的具体分析。1.“个”过度泛化的误用此次调查问卷中显示误用频率最高的是“个”过度泛化的误用,在实际教学

象形字,图片,动物类,文化知识


并补充相应的文化知识,有文化教授泰国学生的学习难点,动物类”引申为“头部有特点的兽类”。图 4-1 所示,帮助学生对搭配对象体形象起来,帮助更好理解“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古代汉语中量词“只”的演变[J]. 王添羽.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12)
[2]量词“条”的产生及其发展[J]. 陈冉.  绥化学院学报. 2015(03)
[3]近义量词“条、根、道”的三维解释与组合机制[J]. 周芍,邵敬敏.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4(01)
[4]汉语量词“颗、粒、点”来源探微[J]. 周永军.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5)
[5]由“个”“条”“位”谈个体量词的泛化[J]. 田鑫.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4)
[6]论量词“根”的演变[J]. 孟繁杰.  国际汉语学报. 2011(02)
[7]量词“座”与“台”的语义比较[J]. 于璐.  新闻爱好者. 2011(10)
[8]量词“张”的产生及其历史演变[J]. 孟繁杰,李如龙.  中国语文. 2010(05)
[9]汉语量词“把”的认知研究[J]. 李秋杨,陈晨.  长江学术. 2010(02)
[10]试析量词“位”的泛用[J]. 杨莹,程树铭.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09(11)

博士论文
[1]汉语和泰语个体量词对比研究[D]. 番秀英.北京语言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现代汉语量词“只”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 董芳昭.沈阳师范大学 2017
[2]留学生高频个体量词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D]. 卫新瑶.安徽大学 2017
[3]汉泰量词对比下泰国中学生汉语量词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D]. 赵颖.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6
[4]面向泰国学生的汉语名量词教学研究[D]. 贾小琳.华中师范大学 2016
[5]初级阶段在华哈萨克留学生习得汉语个体量词的偏误分析[D]. 谢小娜(Guldana Daurenbekova).华中师范大学 2016
[6]个体量词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 卢璐.苏州大学 2015
[7]汉语个体量词的偏误分析与教材相关研究[D]. 廖洪花.吉林大学 2013
[8]现代汉语个体量词的认知研究[D]. 吕风瑞.辽宁师范大学 2013
[9]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名量词教学分析[D]. 许冰.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2
[10]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名量词研究[D]. 林小琳.山东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781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2781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6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