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汉语名词和动词理解的神经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5-03-15 07:05
  名词和动词在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它们不但是构成句子的最核心、最重要的两种词类,而且还反映了人的认识能力和认知方式。因此,研究名词和动词的理解机制具有跨学科的意义。对语法研究而言,词类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部分。从古希腊、古印度时期至今,各个时期的印欧语学者都对词类界线和归属问题进行过探讨,得出了较为清晰和统一的词类划分依据。并且,西方学者探讨名词和动词理解机制的视角也越来越多元化。汉语语法学界对名词和动词分类机制的讨论起步较晚。同时,由于汉语自身语法特点的影响,汉语中的词类划分依据,尤其是名词和动词的界线,一直是较难解决的问题之一。运用神经语言学手段可以很好地检验名词和动词之间的关系。神经语言学所使用的神经成像方法和心理学实验手段可以将语言现象在大脑中的反映较为客观地展示出来,并阐述语言现象所对应的神经机制,从而可以对传统上基于思辨的语言学理论研究进行基于定量分析的验证。近几十年来,印欧语领域的神经语言学研究者们通过大量广泛且细致的工作,得到了印欧语中名词和动词具有不同神经机制的结论,即印欧语中是"名动分离"的;并且普遍认同"名动分离"现象是由于名词和动词本身所具有的语法形态差异或语义信息差异...

【文章页数】:14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1.1沈家這的"名动分离"及"名动包含"模型??

图1.1沈家這的"名动分离"及"名动包含"模型??

2012);英语的ve化类已经从noun类里分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跟noun对立??的类;汉语的动词类还没有从名词类里分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跟名词对立的类,??如图1.1中所示。??1丄3采用神经语言学方法研究名词和动词理解机制的现状??运用神经语言学手段可W很好地验证名词和动词....


图1.2印欧语名动理解神经机制论文数量的上升趋势??

图1.2印欧语名动理解神经机制论文数量的上升趋势??

第1章引言??年不到20年的时间内,西方学者己经在这一平台上发表了总计2200篇论文,并??且数量呈逐年稳步递增的趋势,如图1.2所示。这些论文采用了神经科学领域的??多种主要技术手段,分别从词汇层面、短语层面和甸子层面,对印欧语中名词和??动词理解的神经机制进行了大量的跨语言实....


图2.1大脑左右半巧上视巧意(Gazzanigaetal.,2011)??

图2.1大脑左右半巧上视巧意(Gazzanigaetal.,2011)??

理解和产出的,而韵律、节奏等与语音有关的其他因素的理解则更多是在右半球??进行的,因此必须要有右半巧的配合才能完整地理解语言。餅脈体在空间解剖上??将左脑和右脑区分开(如图2.1所示),它同时也是这两个半球的连接桥梁,其??作用十分重要。W语言理解为例,已有相关研究证明,餅化体后....


图2.2大脑皮质的四个叶W及主要沟、回示意(艾森克、基恩,2009)??

图2.2大脑皮质的四个叶W及主要沟、回示意(艾森克、基恩,2009)??

理解和产出的,而韵律、节奏等与语音有关的其他因素的理解则更多是在右半球??进行的,因此必须要有右半巧的配合才能完整地理解语言。餅脈体在空间解剖上??将左脑和右脑区分开(如图2.1所示),它同时也是这两个半球的连接桥梁,其??作用十分重要。W语言理解为例,已有相关研究证明,餅化体后....



本文编号:40353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4035357.html

上一篇:汉语方言舌头、半舌五母读音类型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5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