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学视角下汉语的混合格配置模式
发布时间:2025-07-02 02:27
世界语言中存在时-体-情态、谓语动词的语义以及核心NP的语义等因素所制约的主宾格模式和施通格模式并存的现象。在很多语言主宾格和施通格并存的模式中,同一形态语素或零形态在格功能上经常具有通格和主格的分化现象。本文在跨语言视角下论证汉语具有不同类型的动词/动结式(V/VC)和结果体共同制约的主宾格和施通格并存的模式。汉语无标记的基础语序或句法位置可看作广义语法形态,它具有标示格的句法功能。施通格"把"字句和通格句是施通格模式中的句式,其格配置模式与主宾格句和主格句的格配置模式不同。从格标志的功能分化上看,"把"字句的施通格与主宾格句的主宾格发生了分化,[SABSV/VC]中的通格和[SNOMV/VC]中的主格发生了分化,而[V/VC SABS]中的通格和[V/VC PACC]中的宾格发生了分化。
【文章页数】:16 页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4055082
【文章页数】:16 页
【部分图文】:
图1 汉语主宾格的格配置模式
楚科奇语(Chukchi)中也有类似马库斯语的这种结构。汉语这种缺乏形态语素的语言,基础语序或无标记语序的句法位置可视为承担了标示格的功能,从而体现出某种格的配置模式。鉴于此,我们主张汉语具有主宾格模式和施通格模式,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图2汉语施通格的格配置模式
图3“打胜”和“打败”的格模式
(9)和(10)显示,“打胜”和“打败”的格模式用法呈不对称。(9)中的“打胜”只能用作主宾格模式的一元和二元动结式,不能用于施通格模式,即不能用于“把”字句。(10)中的“打败”不仅能作施通格模式的一元和二元动结式,也能作主宾格模式的二元动结式。“打胜”和“打败”的扭曲格模式用....
图4 汉语不同格模式的结果体/非结果体表达
结果体是一种视点体,结果体可归入广义完整体,表示达到动作行为的内在自然终结点。结果体的视点在界限,不在阶段,汉语的体标记“了/着/过”表达的是不同的阶段。完整体在汉语中是语义范畴而不是语法范畴,因此汉语用非语法形态的手段表达完整体,如动词/动结式或构式。以往有研究提及结果体和完成....
图2 汉语施通格的格配置模式
图1汉语主宾格的格配置模式对于图1和图2,有三个问题需说明:第一,在图1的主宾格模式中,S和A在句法位置上对齐而P单独处理。[VSNOM]语序不合法,除非SNOM前有逗号使之与V/VC隔开(口语中的停顿)才合法,即[V/VC,SNOM],如“犹豫了,小李”,但[V/VC,SN....
本文编号:40550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4055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