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三种思维差异下的汉英语句结构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5 10:00

  本文关键词:三种思维差异下的汉英语句结构对比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思维差异 语句结构 综合/分析性 归纳/演绎性 多相/单相性


【摘要】:萨丕尔-沃尔夫关于思维与语言的假说引发了人们对思维和语言关系的研究,研究表明思维与语言的关系是相互依存,互为前提的,思维决定语言的形式和使用,语言形式和使用也影响思维。不同民族的思维是有差异的,不同的思维差异形成了语言差异,在语句结构及理解等方面的影响更加明显。汉英两个民族的思维由于自然、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汉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与天人合一的文化形成了思维的“综合性”的特点;英民族自然环境与主客二分的文化形成了思维的“分析性”的特点。在“综合性”和“分析性”影响下,汉英民族的思维还呈现“归纳性”与“演绎性”、“多相性”与“单相性”的特点。这些差异导致了汉英语言在语句结构形式、语句结构成分和语句意义的不同。在语句结构形式上,汉语属“归纳型”语言,英语属“演绎型”语言,两种语言的语序结构是不同的。汉民族思维的“归纳性”表现为汉语语句结构形式是由各种语句成分形成的“面”逐步归结到“点”的“归纳型”;英民族思维的“演绎性”则表现为从“点”成分逐步到各种语句成分构成的“面”的“演绎型”,具体表现为汉语语句结构谓语核心型、“话题—说明”型、偏正结构前置型和英语的主谓结构型、偏正结构后置型、长句结构演绎型、连词演绎型作用等。在语句结构成分分布上,汉语属意合型语言,英语属形合型语言。受汉英思维的“综合性”和“分析性”特点影响,汉语语句成分省略多,英语语句成分省略少。汉语语句结构成分的“省”,主要通过参与的各种语境因素进行言外补足;英语则表现为语句结构成分较“全”。虽然,汉语语句成分“言省”,但语句意义完整;英语语句“言全”,语句意义单一。汉英语句结构成分差异的具体表现是,汉语语句结构成分省略多,紧缩句多,成语典故多,衔接成分隐性强;英语语句结构成分完整,成分形态变化丰富,固定搭配较多,衔接成分显性强。在语句意义理解方面,汉英语句意义呈现“动态性”和“静态性”差异。由于汉民族思维的“综合性”影响,汉语语句意义呈现“动态性”,语句意义不完全由语句成分来反映,需要语境各种因素的合理、有机地参与,要进行“大语境化”处理;英语语句成分特点形成了英语语句意义的“静态性”,语句成分及各种关系标志就能够清楚地展现语句意义,是“小语境化”结果。综上所述,本文在思维理论、语言学、对比语言学和跨文化语言学相关理论、观点基础上,通过比较、分析、实证、个案分析等方法深入研究汉英思维差异对汉英语句结构形式、语句成分和语句意义差异,梳理、探讨汉英思维差异及对汉英语句的不同影响及差异表现形式和形成机制。通过分析、研究,能使我们更为清晰地认识、把握汉英两种语言的不同特点及其使用规律,丰富汉英语言对比理论研究,为汉英语言教学和汉英翻译工作提供具有实际价值和意义的参考。
【关键词】:思维差异 语句结构 综合/分析性 归纳/演绎性 多相/单相性
【学位授予单位】:华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46.3;H314.3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8
  • 第1章 引言8-18
  • 1.1 研究目的8-9
  • 1.2 研究现状9-15
  • 1.2.1 语言与思维9-10
  • 1.2.2 汉英语言对比研究简述10-13
  • 1.2.3 汉英思维下的语句结构研究13-15
  • 1.3 汉英对比研究存在的问题15-16
  • 1.4 研究的理论和方法16
  • 1.5 论文结构安排及创见之处16-18
  • 第2章“归纳”与“演绎”思维下的汉英句式结构差异18-28
  • 2.1 汉民族“归纳性”思维与英民族“演绎性”思维18-19
  • 2.1.1 汉民族“归纳性”思维18-19
  • 2.1.2 英民族“演绎性”思维19
  • 2.2 汉语语句结构“归纳型”与英语语句结构“演绎型”19-28
  • 2.2.1“归纳性”思维下汉语语句的“归纳型”特点19-22
  • 2.2.2“演绎性”思维下英语语句的“演绎型”特点22-28
  • 第3章“综合”与“分析”思维下的汉英语句成分差异28-46
  • 3.1 汉民族“综合性”思维与英民族“分析性”思维28-31
  • 3.1.1 汉民族“综合性”思维28-30
  • 3.1.2 英民族“分析性”思维30-31
  • 3.2 汉语语句“言省”与英语语句“言全”31-46
  • 3.2.1“综合性”思维下的汉语“言省”32-39
  • 3.2.2“分析性”思维下的英语“言全”39-46
  • 第4章“多相”与“单相”思维下的汉英句意差异46-58
  • 4.1 汉民族“多相性”思维与英民族“单相性”思维46-48
  • 4.1.1 汉民族“多相性”思维46-47
  • 4.1.2 英民族“单相性”思维47-48
  • 4.2 汉语语句意义“动态性”与英语语句意义“静态性”48-58
  • 4.2.1“多相性”思维下汉语句意的“动态性”48-54
  • 4.2.2“单相性”思维下英语句意的“静态性”54-58
  • 第5章 思维差异下的汉英对比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58-62
  • 5.1 理论意义58-59
  • 5.2 实践意义59-62
  • 结语62-64
  • 参考文献64-68
  • 致谢68-70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70-7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安桂芹;马玲;;论汉英思维方式对其句子结构的影响[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本文编号:5433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5433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c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