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二语动作加工中的动作句子匹配效应

发布时间:2017-07-18 03:03

  本文关键词:二语动作加工中的动作句子匹配效应


  更多相关文章: 涉身认知 心理模拟 动作加工 二语理解


【摘要】:传统的符号语言理解观认为,概念意义通过抽象、非模态、任意的符号加以句法的整合存储在大脑中。涉身语言理解观与传统的符号理解观不同,认为语言蕴含于身体活动之中,意义以具体模态的形式存储在感知运动系统中。在语言理解的过程中,激活了对以往感知运动经验的心理模拟。以往有关动作模拟与句子理解的研究有很多,但是以二语者加工目标语言为切入点的研究却不多见。本研究以二语者在加工简单句时是否产生动作句子匹配效应为研究目的,以含有具体动词和抽象动词的简单句为实验材料,以被试对句子意义判断的反应时作为量变指标,采用两组英语水平不同的被试进行对比实验。动作句子匹配效应指出,当句子蕴含的方向性表征与被试反应方向一致时,反应时快于二者方向不匹配的情况。本研究通过对不同二语水平组加工具体动词句子、抽象动词句子的反应时进行分析,探究加工具体动词、抽象动词的异同,比较不同二语水平组加工动作句子的异同。本研究共采用120个实验句,其中40个为含有具体动词的简单句,20个为含有抽象动词的简单句,60个为填充句。大连理工大学的41名英语专业研究生和43名非英语专业的本科生参与了实验。实验由E-prime软件控制,获取的反应时和正确率被导入SPSS软件中进行统计分析。实验结果表明:(1)高水平组和低水平组在加工含有具体动词的简单句时,都产生了动作句子相符效应。即在对句子是否有意义的判断任务中,在句子方向与方应方向匹配状态下反应时间更快。该结果表明在二语者加工含有具体动词的句子时,激活了对句子方向性表征的心理模拟。(2)高水平组和低水平组在加工含有抽象动词的简单句时,都没有产生动作句子相符效应。该结果说明在二语者加工抽象动作的过程中,不能像母语者一样激活对句子的方向性表征的心理模拟。(3)比较高水平组和低水平组在加工具体动词产生匹配效应下的反应时和正确率,发现高水平组的反应时间更快,正确率更高。该结果证明二语能力越高,在理解源语言的过程中通达速度更快。(4)二语者在加工含有抽象动词的简单句时时没有产生和加工具体动词句子相同的心理模拟,说明二语者加工抽象动作的难度更大,在二语理解中,具体动作更容易被通达,而抽象动作由于具有更多的情绪性和语言内部特征,较难被通达。本研究结果表明,具有一定英语水平的二语者在理解句子的过程中,激活了对句子方向性表征的心理模拟。在二语理解中,二语能力越高,加工动作句子的通达速度越快。
【关键词】:涉身认知 心理模拟 动作加工 二语理解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09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1 Introduction10-13
  • 1.1 Research Background10-11
  • 1.2 Research Purpose11-12
  • 1.3 Research Questions12
  • 1.4 Layout of the Thesis12-13
  • 2 Literature Review13-29
  • 2.1 Embodied Language Cognition13-15
  • 2.2 Embodied Theories15-18
  • 2.2.1 Perceptual Symbol System15-16
  • 2.2.2 Indexical Hypothesis16-17
  • 2.2.3 Immersed Experienced Framework17-18
  • 2.2.4 Summary on Embodied Comprehension Theory18
  • 2.3 Concrete and Abstract Word Processing18-21
  • 2.4 Neurological Study of Action Simulation21-23
  • 2.4.1 Activation of Specific Efectors21-22
  • 2.4.2 Activation of Mirror Neurons22-23
  • 2.5 Behavioral Study of Action Simulation23-27
  • 2.5.1 The Studies on Affordance Factor24-25
  • 2.5.2 The Studies on Linguistic Focus Factor25-26
  • 2.5.3 The Studies on Grammatical Factor26
  • 2.5.4 The Studies on Effector-specific Factor26-27
  • 2.6 Second Language Mental Lexicon27-29
  • 3 Methodology29-34
  • 3.1 Participants29
  • 3.2 Stimuli29-31
  • 3.3 Procedure31-33
  • 3.4 Data Acquisition33-34
  • 4. Results and Discussion34-45
  • 4.1 Results of High Competence Group34-37
  • 4.1.1 Concrete Verb Processing34-36
  • 4.1.2 Abstract Verb Processing36-37
  • 4.2 Results of Low Competence Group37-41
  • 4.2.1 Concrete Verb Processing37-40
  • 4.2.2 Abstract Verb Processing40-41
  • 4.3 Comparison of High Competence Group and Low Competence Group41-43
  • 4.3.1 Reaction Time41-42
  • 4.3.2 Accuracy Rate42-43
  • 4.4 Discussion43-45
  • 5 Conclusion45-47
  • 5.1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45-46
  • 5.2 Limitations46-47
  • Reference47-5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52-53
  • Acknowledgements53-54

【共引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双双;中国二语学习者个体情绪对情绪性句子加工的影响[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4年

2 杨静;模拟语义学视角下基于上下意象图式的隐喻句加工的E-prime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5557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5557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2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