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翻译教学新视角——叶子南新著《认知隐喻与翻译实用教程》评介

发布时间:2017-07-20 08:01

  本文关键词:翻译教学新视角——叶子南新著《认知隐喻与翻译实用教程》评介


  更多相关文章: 认知隐喻 翻译实践 翻译教学


【摘要】:在《认知隐喻与翻译实用教程》中,叶子南从翻译实践者的角度,将认知隐喻研究的成果与翻译的具体实践联系起来,探讨了理论的思考与内化、理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和对翻译教学的启示等。全书条理清晰、循序渐进地展示了作者的认知隐喻翻译观及其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价值,指出之前翻译教学中理论和实践脱节的危害,对我们当下的翻译教学和翻译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作者单位】: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认知隐喻 翻译实践 翻译教学
【基金】: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职业为导向的复合型英语翻译人才”(374005)、“翻译本科专业的通识教育改革”(101048)、“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撰写模式研究”(13Bb004)等校级项目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0WLH0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059-4
【正文快照】: 现任教于美国蒙特雷国际研究学院的叶子南教重逐次加重,特别是在最后三章中,彻底把在前几章授是英汉翻译界的知名学者。他早年从事科技翻译,内讲到的认知隐喻知识融会贯通到实践中。作者的后偏重社会人文,近年来主要研究翻译教学,代表作著述风格颇具特色:言简意赅,深入浅出,通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臻;宋高;;认知隐喻意象图式的可逆性[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2 明宏;;语言哲学视野下的认知隐喻探讨[J];文教资料;2009年31期

3 冯瑞;;从认知隐喻与语法隐喻的结合解读流行语“被××”结构[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4 杨丽娟;;隐喻学的发展以及相关认知[J];科技信息;2010年35期

5 张磊;;认知隐喻的社会功能分析[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6 王东;颜泽贤;;论隐喻产生的基础[J];学术研究;2009年10期

7 方伟琴;修辞隐喻、认知隐喻和语法隐喻[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8 王彩丽;修辞隐喻、认知隐喻和语法隐喻的关系探讨[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9 马平;;关于动物词汇的认知意义浅析[J];学理论;2011年17期

10 王宗炎;胡壮麟;;关于《认知隐喻学》的对话[J];中国外语;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汪云;崔娟娟;;认知隐喻及其判读[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苏畅;汉语名词性隐喻的计算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2 张成进;现代汉语双音介词的词汇化与语法化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3 傅炜莉;《文心雕龙》文论术语的认知阐释[D];山东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英英;“口\嘴”的认知隐喻意义研究[D];西华大学;2010年

2 王峥;认知因素在言语理解中的作用[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3 黄芳;方位标“里”“内”“中”的历时考察及认知解释[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丹丹;英汉语诗歌中“爱情”隐喻的对比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李英军;隐喻翻译可译性限度初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6 孟宏;文化语境与文学等值翻译[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7 刘桃梅;宋词中“愁”的隐喻认知解读[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袁媛;平面公益广告表达功能的认知隐喻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9 许学深;认知隐喻在诗歌中的语篇功能[D];延安大学;2011年

10 周静;认知隐喻框架下的翻译思维过程探索[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5669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5669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6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