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汉语立法文本中“的”字结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5 16:17

  本文关键词:汉语立法文本中“的”字结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的”字结构 立法文本 结构特点 语义特点 语用功能


【摘要】:“的”字结构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短语结构,对于该结构的研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前人对该结构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归纳起来,前人对“的”字结构的研究可以分类三类:传统的句法研究、形式语法视角下的研究和认知视角下的研究。此外,前人的研究对象大多是日常用语和文学作品中出现的“的”字结构,很少涉及立法文本中的“的”字结构。但是,调查发现“的”字结构在立法文本中也频繁出现,已经成为立法文本中的一种重要的独具特色的结构。本研究运用语料库的方法,尝试分析“的”字结构在立法文本中的运用,主要探讨以下三个问题:①“的”字结构在汉语立法文本中的结构特点是什么?②“的“字结构在汉语立法文本中的语义特点是什么?③“的”字结构在汉语立法文本中的语用功能是什么?由于中国的立法文本很多,本研究不可能采用所有立法文本作为语料。因此,本研究采用分类抽样的方法,从10类现行法律中抽取15部法律作为语料组成语料库。本语料库大约29.6万字。运用Microsoft Word2003的查找功能找出“的”字结构,再人工剔除不符合条件的结构。语言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语言。本研究是一项描写性研究,通过使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和探讨“的”字结构在立法文本中结构、语义特点及语用功能。通过分析与讨论,本研究得出以下结果:1)“的”字结构呈现不同的结构类型;“的”字结构在立法文本中使用并列结构;为了使表达更加简洁、精确,常常使用一些重复结构,如纯格式重复和整体重复。2)“的”字结构在立法文本中呈现三种语义特点:带有中性语义色彩;指称非确定的人或事物;存储大量信息。3)“的”字结构在立法文本中呈现四种语用功能。一是归类功能;二是连接语篇的功能;三是假设功能;四是模糊表达功能。本文的研究和讨论对于立法文本的翻译和完善都有一定的帮助。了解立法文本中“的”字结构的结构、语义和语用功能,有利于我们更准确地翻译立法文本。
【关键词】:“的”字结构 立法文本 结构特点 语义特点 语用功能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46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8-11
  • 1.1 BACKGROUND OF STUDY8-9
  • 1.2 SIGNIFICANCE AND PURPOSE OF STUDY9-10
  • 1.3 ORGANIZATION OF STUDY10-11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11-26
  • 2.1 CLASSIFICATION OF DE11-14
  • 2.1.1 Dichotomy11
  • 2.1.2 Trichotomy11-13
  • 2.1.3 Quartation13
  • 2.1.4 Unity13-14
  • 2.2 STUDIES ON DE CONSTRUCTION14-22
  • 2.2.1 Structural Approach15-17
  • 2.2.2 The Head Theory17-18
  • 2.2.3 Pragmatic Function of De Construction18-19
  • 2.2.4 The Nature of De in De Construction19-20
  • 2.2.5 Studies on De Construction from Other Perspectives20-22
  • 2.3 STUDIES ON DE CONSTRUCTION IN LEGISLATIVE TEXTS22-25
  • 2.3.1 Studies on Translation of De Construction in Legislative texts22-24
  • 2.3.2 Studies on De Construction in Legislative Texts from Other Perspectives24-25
  • 2.4 COMMENTS ON PREVIOUS RESEARCH25-26
  • CHAPTER THREE RESEARCH DESIGN26-32
  • 3.1 RESEARCH QUESTION26
  • 3.2 RESEARCH METHOD26-27
  • 3.3 THE CORPUS IN THIS STUDY27-28
  • 3.4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28-32
  • CHAPTER FOUR RESULTS AND DISCUSSION32-45
  • 4.1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 CONSTRUCTION IN LEGISLATIVE TEXTS32-36
  • 4.1.1 Structural Types of De Construction32-34
  • 4.1.2 Using Coordinate Structures34
  • 4.1.3 Using the Repetitive Structure34-36
  • 4.2 SEMANTIC CHARACTERISTICS OF DE CONSTRUCTION IN LEGISLATIVE TEXTS36-39
  • 4.2.1 The Neutral Semantic Prosody36-37
  • 4.2.2 Referring to Indefinite People or Objects37-38
  • 4.2.3 Storing a lot of Information38-39
  • 4.3 PRAGMATIC FUNCTION OF DE CONSTRUCTION IN LEGISLATIVE TEXTS39-43
  • 4.3.1 Classifying Function39-40
  • 4.3.2 Function of Achieving Coherence40
  • 4.3.3 Function of Making Hypothesis40-41
  • 4.3.4 Function of Expressing Vagueness41-43
  • 4.4 IMPLICATIONS FOR THE TRANSLATION OF DE CONSTRUCTION43-45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45-47
  • 5.1 MAJOR FINDINGS45-46
  • 5.2 LIMITATIONS OF THIS STUDY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STUDY46-47
  • ACKNOWLEDGEMENTS47-48
  • REFERENCES48-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同;漫谈“的”字结构之英译[J];长江水利教育;1994年04期

2 袁昌仁;“的”字找座位[J];语文世界;2002年03期

3 田漫漫;;“的”字结构做主语的常见英译策略——在《茶馆》英译本中的对比分析[J];教育观察;2012年09期

4 晓兰;;“的”字表达种种[J];今日中学生;2006年17期

5 韩石山 ,王水和;保卫“的”字[J];语文世界(高中版);2002年04期

6 徐优平;张淑娅;;法律法规中“的”字结构的使用情况与英译策略[J];丽水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7 张蕾;定名结构中“的”字隐现规律探析[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8 王宝红;宝鸡方言里“的”字的用法[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9 李安民;;英语“的”字用法种种[J];中学教学参考;2010年01期

10 智河;;翻译和“的的不休”[J];语文学刊;2005年2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朝军;;“的”结构语用方面小议[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闻静;汉藏语系“的”字结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田颖超;试论汉语“的”字的日译法[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2 刘地龙;汉语立法文本中“的”字结构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3 马晓红;英译汉定中结构中“的”字使用情况考察[D];南昌大学;2014年

4 诸莎;公文语言中“的”字短语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

5 牛永艳;法律语体中“的”字结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6 祁雯;“X的是”结构及“的”字确认语气的形成[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5721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5721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0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