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朝鲜族学生汉语单音字声调发音的统计分析

发布时间:2017-07-25 17:17

  本文关键词:朝鲜族学生汉语单音字声调发音的统计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实验声学 声调 发音 朝鲜族学生


【摘要】:本文运用现代实验声学的研究方法和统计分析法,对以朝鲜语为母语的朝鲜族学生的声调发音进行声学分析。主要观察习得者在发汉语四个声调时的实际发音器官的形状。实验结果表明:习得者发音时实际发音器官的形状各不相同。阴平和去声在调型、调域上显现出不稳定的一面,阳平和上声因发音者而异,但总体来看能区别其调型。声调的曲线从第二个点到第八个点都相对较稳定。
【作者单位】: 延边大学朝鲜-韩国学学院;
【关键词】实验声学 声调 发音 朝鲜族学生
【基金】: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实验语音学与朝(汉)语语音习得研究”(项目编号:ZC13016)资助
【分类号】:H193
【正文快照】: 零、引言中国的朝鲜族在学习汉语时首先学习声母和韵母,然后再学声调。即使对于从小就开始学习汉语的朝鲜族学生来说,学习正齿音、齿头音和声调时也比较吃力,尤其是声调。这是因为朝鲜语不是声调语言,而汉语则通过声调来区别意义。众所周知,汉语的声调是音节的调值高低变化,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宋益丹;;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策略探索[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珊珊;;广西方言区普通话语音矫正五字教学法研究[J];广西教育;2012年07期

2 曾丽萍;;浅析普通话声调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20期

3 张洪健;;对外汉语声调习得研究综述[J];外国语文;2012年S1期

4 王强;安玉香;陈丽;;对外汉语声调教学新探[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许艳艳;;泰国人学汉语的语音难点及教学策略[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倪梅君;;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策略[J];魅力中国;2009年31期

7 程潇;;外国留学生习得汉语声调的难点及教学策略[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0年09期

8 周静;尹琪;;南亚留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及对策[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0年10期

9 江玉婷;;辨析汉语言学中轻声与声调的区别[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年01期

10 朱宏一;;轻声不是第五调类[J];语文研究;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阴祖坤;;试论古代诗词在来华留学生汉语教学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A];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逸飞;汉西语音对比以及针对西语学生的汉语教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朴秀晋;韩国初级汉语自学教材分析与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露;汉语语音教学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周兰;中高级法国留学生汉语单字调习得的实验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5 伊藤真也;日本留学生学习掌握汉语变调规律及分析[D];云南大学;2011年

6 金燕燕;缅甸学生习得汉语普通话爆发音、塞擦音的声学实验和偏误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森田尚子;针对日本学生汉语语音教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8 加藤百合;初级汉语水平日本学生的上声偏误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9 于红伟;俄罗斯留学生汉语正音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10 温雅淳;浅谈汉语拼音在中级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D];黑龙江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桂明超;杨吉春;;美国英语语调对美国学生学习汉语普通话声调的干扰[J];世界汉语教学;2000年01期

2 高立群,高小丽;不同母语外国留学生汉语语音意识发展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3 王韫佳;也谈美国人学习汉语声调[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5年03期

4 关键!300071;声调教学改革初探[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年04期

5 喻江;;声调教学新教案[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林军;;日本留学生汉语声调的范畴化知觉[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0年03期

2 张林军;;母语经验对留学生汉语声调范畴化知觉的影响[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0年02期

3 拓牧;拼音文字中的标调问题[J];语文建设;1985年02期

4 王茂林;;声调和语调研究的新成果——PENTA模型[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5 孙合肥;徐在国;;声调体现的汉语语音形象美[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6 李淑平;;藏族(安多方言)学生学习汉语声调的实验分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7 何江;;汉族学生与维吾尔族学生对普通话声调的范畴感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8 李乐毅;汉语拼音标调问题管见[J];语文建设;1988年06期

9 熊佳娟;;从声调语调的分析入手讨论语言的超音段特征[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10 李晓黎;;英语和汉语的超切分特征初探[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杰;;留学生语音教学之我见[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2 毛世桢;曾玉萍;沈倍蕾;;普通话语调研究综述[A];第二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徐健顺;;吟诵的规则初探[A];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论文集[C];2009年

4 王安红;吕士楠;陈明;张连毅;;汉语语流中的声调音域低音点[A];中国声学学会2002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5 戴光荣;;英汉语篇语音衔接对比分析[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杨佳玉;蔡蕾;王冰娇;解焱陆;;汉语学习者两类发音参数分布比较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11年

7 李雅;卢颖超;许小颖;陶建华;;连续语流中韵律层级和调型组合对重音感知的影响[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曹剑芬;;汉语语调研究中的若干问题[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吴洁敏;朱磊;;感情语调的超常韵律和反常韵律特征[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10 李雅;卢颖超;许小颖;陶建华;;连续语流中韵律层级和调型组合对重音感知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秋武;我的音系学研究之路[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凤杰;汉英对比韵律系学中的若干问题[D];南开大学;2010年

2 玛丽(Maria Yastreblyanska);汉语与乌克兰语的重音和节律结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杜兆金;维汉接触中的母语干扰机制研究[D];北京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宝美;韩国初中汉语发音教学分析与设计[D];辽宁大学;2011年

2 孙皓;韩汉两语音韵体系的对比分析[D];大连外国语学院;2007年

3 张丹丹;数词“二”和“两”的教学设计[D];云南大学;2012年

4 袁e,

本文编号:5723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5723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7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