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国内外儿童文学翻译研究及展望

发布时间:2017-08-03 15:21

  本文关键词:国内外儿童文学翻译研究及展望


  更多相关文章: 儿童文学翻译 述评 趋势展望


【摘要】:儿童文学翻译研究最近三十余年里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而国内学界对此关注还很不够。本文对国内外儿童文学翻译研究进行了述评和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引起学界对儿童文学翻译研究更多的关注。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儿童文学翻译 述评 趋势展望
【基金】: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多维视角下的儿童文学翻译研究”(编号:13YJC740040) 2013年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教师创新项目“多元系统论视角下的中国翻译儿童文学的诞生与发展之研究(1898-1945)”(编号:20132024)
【分类号】:H059;I046
【正文快照】: 1.引言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儿童文学研究稳步上升,现已经成为一个兴盛的学术领地,呈现出多样化的研究态势,各种权威性的专著纷纷出版,最新的包括Butts[3],Hunt[12],Webb[35],Lesnik-Oberstein[19]。这些著作论述的儿童文学作家范围广泛,研究的目标和侧重点各式各样:既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道振;;论周作人的儿童文学翻译思想[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袁晓;;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儿童文学翻译[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7期

3 李丽;清末民初(1898~1919)儿童文学翻译鸟瞰[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宋松岩;黄娟;;从功能翻译理论看儿童文学翻译——以《夏洛的网》为例[J];海外英语;2010年06期

5 吴艳晖;;浅谈儿童文学翻译的策略[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10期

6 胡君;;儿童期待视野的变化与当今儿童文学翻译——以《哈利·波特》翻译为例[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7 文军;王晨爽;;抗战时期(1931-1945)外国儿童文学的译介及其影响[J];中国比较文学;2008年04期

8 徐德荣;儿童文学翻译刍议[J];中国翻译;2004年06期

9 李红满;;布迪厄与翻译社会学的理论建构[J];中国翻译;2007年05期

10 王悦晨;;从社会学角度看翻译现象:布迪厄社会学理论关键词解读[J];中国翻译;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灿;翻译批评:从印象到科学——浅谈翻译批评的科学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2 高路,高远;“黄花”=“yellow flowers”?——从一例中诗英译看将互文性理论引入翻译研究的必要性[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3 程永生;;翻译主体性研究和描写交际翻译学的理论框架[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4 朱明胜;略论归化翻译与文化意象的缺失[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5 王林;;英汉词汇的文化差异与翻译陷阱[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6 张卫萍;;从译者风格看《红楼梦》的文化意象翻译[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7 张德让,翟红梅;论译语文化与文本选择[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8 张锦兰,张德让;译语文化与译作的变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9 徐朝友;鸳鸯蝴蝶派对柯南道尔小说女性形象的移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10 张春慧;;Peter Newmark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姚珑;;网格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以林语堂编译《虬髯客传》为例[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孔燕;;从文化角度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3 孙丹枫;;浅析庞译《论语》之特色——庞德个性化解读对《论语》译本翻译取向的决定作用[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4 许春翎;;古典文学作品英译中的格式塔意象再造阐释——兼评林语堂译介《浮生六记》中的审美体验[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李芦笛;;中国古典诗歌中文化意象的翻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汪懿婷;;从改写理论的视角析文学翻译中的有意误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余素香;;从阐释学视角比较《春晓》的不同翻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2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李冰;;从《鹿鼎记》英译本看文化意象的传递[A];翻译·跨文化旅游研究[C];2012年

9 张姗姗;;交替传译中译员中立性[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3年年会暨海峡两岸翻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云才;文本意义的诠释与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陆秀英;中国当代翻译文学系统中主体间关系的生态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耿强;文学译介与中国文学“走向世界”[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高玉兰;解构主义视阈下的文化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王厚平;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杨雪莲;传播学视角下的外宣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冯军;论外宣翻译中语义与风格的趋同及筛选机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黄芳;跨语际文学实践中的多元文化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吕敏宏;手中放飞的风筝[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莹;语用对等理论视角下汉语商标词英译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李振;关联—顺应理论视角下茅盾作品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王平;论重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汪亮;对比研究:关联理论和顺应理论在口译过程中的应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胡成蹊;文学译者的人文素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高凡凡;王尔德在20世纪中国的译介与接受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刘菲菲;论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的审美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金帅;论译者主体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杜韵莎;试论中国俄语专业翻译教学体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周丽雯;说海透珠——论吴兴华的作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光伟;“期待视野”与接受主体审美心理结构的建构、调整[J];北方论丛;2001年03期

2 周思缔;对儿童文学本质的再认识[J];成都师专学报;1998年04期

3 仇蓓玲,陈桦;读者期待视野与译者翻译策略[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4 李建忠;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5 蒋风,,韩进;鲁迅周作人早期儿童文学观之比较──兼论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展的鲁迅方向[J];鲁迅研究月刊;1994年02期

6 刘嫦;赵友斌;;功能翻译理论给文学翻译批评的启示[J];外语学刊;2009年02期

7 郭建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8 许钧;文化“差异”与翻译[J];中国比较文学;1997年01期

9 王东风;归化与异化:矛与盾的交锋?[J];中国翻译;2002年05期

10 杨柳;文化资本与翻译的话语权力[J];中国翻译;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天振;前苏联及东欧诸国的文学翻译研究及其理论[J];中国比较文学;1997年04期

2 骆贤凤;;文学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3 陈宏薇;符号学与文学翻译研究[J];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01期

4 何庆机;;国内功能派翻译理论研究述评[J];上海翻译;2007年04期

5 吴义诚;模糊:文学翻译研究的一种取向[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6年05期

6 田德蓓;利弗威尔文学翻译研究的新模式[J];中国比较文学;2001年02期

7 高玉;文学翻译研究与外国文学学科建设——吴元迈先生访谈录[J];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01期

8 ;以色列设立希伯莱文学最佳翻译奖[J];出版参考;1994年18期

9 刘士聪;加强文学经典翻译研究[J];中国翻译;2003年03期

10 王忠祥;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第七届年会闭幕词[J];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傅浩;幸存的诗[N];中华读书报;2004年

2 曾军;翻译与比较美学[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3 许钧;以实涵虚 以探其美[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1年

4 穆雷;换个角度看文学翻译[N];光明日报;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朱健平;从阐释学和接受美学看文学翻译的本质[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邵成军;文学翻译批评的理论框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3 黄們;从中国第三次翻译高潮中小说的翻译看文化地位对文学翻译的影响[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6150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6150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4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