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泸水县上江乡傈僳族语言使用情况调查
发布时间:2017-08-03 15:18
本文关键词:云南省泸水县上江乡傈僳族语言使用情况调查
【摘要】:语言使用情况调查是我国语言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语言使用情况调查,能够为我们认识语言的现状、演变规律,以及解决语言使用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主要运用社会语言学的调查方法,以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县上江乡的傈僳族为研究对象,使用问卷调查,访谈等多种研究方法,对上江乡三个傈僳族村寨的语言使用情况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调查研究,三个傈僳族村寨在地理分布上呈现的特点是:山区、半山区和城郊,调查得到的数据和最后分析的结果明显受到这一特点的影响。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回顾了当前傈僳语使用情况的研究,介绍了本文研究的缘由、意义、和理论方法。第二章主要是对傈僳族和傈僳语的介绍,简单概述了傈僳族的历史渊源、地理分布和人文情况。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章节,对上江乡傈僳族村落的语言使用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和分析。本部分首先对上江乡傈僳族的语言使用状况进行比较全面的实地调查。然后对调查过程中所得到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调查结果是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教育程度的被调查者分别从个人的语言背景,语言能力情况,家庭内外的各种社会交际场合的语言使用情况,语言文字使用程度,以及对不同语言的语言态度情况等调查领域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出来的。第四章本章主要使用上江乡3个傈僳族村寨的实地调查材料,分析傈僳族母语的使用现状、语言活力、词汇认知能力,以及傈僳人对待语言的态度,并分析形成这种现状的条件和因素。第五章在第三章的基础上论述了泸水县上江乡傈僳族兼用汉语的现状。通过学校教育、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傈僳族中已有不少人不同程度地掌握了汉语。但调查数据表明,在上江乡傈僳族村寨,傈僳族掌握汉语的比例不是太大,大部分人使用汉语的能力仅限于“略懂”阶段。第六章本章主要关注的是7—19岁使用双语的傈僳族青少年的语言生活,探讨不同语言的变化究竟存在什么不同的特点,是否存在母语能力下降的现象,制约语言能力下降的因素又是什么,应该如何看待青少年语言能力的下降,这些都是研究语言使用现状时需要探讨的问题。第七章为结语,除了总结全文内容外还指出文章的不足和今后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上江乡 傈僳族 语言使用 语言态度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256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18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和意义10-11
- 一、选题缘由10
- 二、选题意义10-11
- 第二节 调查设计11-15
- 一、调查方法11-12
- 二、调查程序12
- 三、研究的重点12-13
- 四、选点及取样13-14
- 五、研究手段14
- 六、数据收集分析14-15
- 第三节 傈僳语使用情况的相关研究15-18
- 一、少数民族语言使用情况的相关研究15-17
- 二、傈僳语的相关研究17-18
- 第二章 泸水县上江乡傈僳族概况18-22
- 第一节 泸水县上江乡人.、地理概况18-19
- 一、上江乡基本情况18-19
- 二、大练地村概况19
- 三、丙贡村概况19
- 四、新建村概况19
- 第二节 傈僳族历史来源19-20
- 第三节 语言20-21
- 第四节 习俗和宗教21-22
- 第三章 泸水县上江乡傈僳族村落语言使用情况个案分析22-69
- 第一节 大练地村语言使用情况个案分析22-38
- 一、大练地村概况22-27
- 二、大练地村语言使用情况27-38
- 第二节 丙贡村语言使用情况个案分析38-53
- 一、丙贡村概况38-42
- 二、丙贡村语言使用情况42-53
- 第三节 新建村语言使用情况个案分析53-69
- 一、新建村概况53-58
- 二、新建村语言使用情况58-69
- 第四章 泸水县上江乡傈僳族使用母语的现状69-83
- 第一节 上江乡傈僳族稳定使用自己的母语69-79
- 一、3 个村寨的傈僳语使用情况70
- 二、不同年龄段的傈僳语使用情况70-72
- 三、傈僳语400词测试72-74
- 四、不同对象、不同场合傈僳语使用情况74-79
- 第二节 上江乡傈僳族稳定使用自己母语的成因79-83
- 一、母语认同感是傈僳语稳定使用的先决条件80
- 二、高度聚居是傈僳语稳定使用的内在条件80-81
- 三、闭塞的地理环境和经济环境是傈僳语稳定使用的客观因素81
- 四、族内通婚是傈僳语稳定使用的必要保证81-82
- 五、滞后的教育和通信传媒是傈僳语稳定使用的重要原因82-83
- 第五章 泸水县上江乡傈僳族兼用汉语的现状83-98
- 第一节 上江乡傈僳族兼用汉语的现状83-92
- 一、上江乡傈僳族兼用汉语的水平偏低83-86
- 二、上江乡傈僳族兼用汉语的水平存在差异性86-92
- 第二节 上江乡傈僳族汉语水平偏低的成因分析92-98
- 一、社会经济因素对汉语学习、使用的制约92-95
- 二、民族特性中的消极成分对汉语学习、使用的制约95-96
- 三、教学条件对汉语学习、使用的制约96-98
- 第六章 泸水县上江乡傈僳族青少年语言使用现状98-112
- 第一节 上江乡傈僳族青少年语言使用现状98-103
- 一、母语的稳定性98-99
- 二、傈汉双语的兼用性99-100
- 三、层次性和差异性100-103
- 第二节 上江乡傈僳族青少年母语能力分析103-106
- 第三节 上江乡傈僳族青少年母语能力下降的表现及成因106-112
- 一、青少年母语能力下降的表现106-110
- 二、青少年母语能力下降的原因110-112
- 第七章 结语112-116
- 参考文献116-119
- 附录119-161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161-162
- 致谢1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孙宏开;试论我国的双语现象[J];民族研究;1983年06期
2 谢红梅;;在昆阿昌族语言使用现状和传承发展[J];今日民族;2008年08期
3 沈依青;语言态度初探[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4 戴庆厦;;论新时期我国少数民族的语言国情调查[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邬美丽;张瑞芳;;内蒙古达拉特旗散居蒙古族语言使用情况调查[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邬美丽;在京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使用及语言态度调查[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2 陈海宏;文化接触对怒苏语的影响[D];云南大学;2012年
3 陈卫亚;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传承的政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淑霞;包头市蒙古语使用现状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150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615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