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言比较的汉语动态助词“过”的对泰教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3 17:23
本文关键词:基于语言比较的汉语动态助词“过”的对泰教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语言比较 动态助词 “过” 对泰汉语教学 教学设计
【摘要】:动态助词“过”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使用频率非常高的虚词,因为它有着相对比较复杂的语法意义,所以成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难点之一。对于泰国汉语初学者来说,这也是学习和使用过程中比较容易产生偏误的语法点。当学生没有完全掌握“过”的使用规则时,在实际使用中就很容易产生“过”的位置不当、搭配不当、缺失、“过”与“了”混用等各种类型的偏误。曾有许多专家学者对动态助词“过”做过深入的研究,如共时关系和历时轨迹、语法化研究、在时体表达中的应用等方面。本文将根据前人对动态助词“过”的研究成果,通过将动态助词“过”与泰语相应表达进行语义比较和句法结构比较,得出二者的异同之处,从而运用该结果分析学生产生偏误的类型及原因。然后对动态助词“过”这一语法点在现有对外汉语教材中的编排进行分析,再根据泰国学生的学习特点做出相应的教学设计。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为绪论,是本论文的选题缘由、研究综述、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动态助词“过”与泰语相应表达的研究综述。第二部分,从语义比较的角度,探讨动态助词“过”与泰语相应表达。首先通过对汉语动态助词系统与泰语相应表达进行概述,其次详细介绍动态助词“过”的语义特征并和泰语相应表达进行对比,分析二者之间的异同。第三部分,从句法结构比较的角度,将动态助词“过”与泰语相应表达进行对比,探讨二者的句法结构特征,分析二者之间的异同。第四部分,首先运用对比结果,归纳学生产生的偏误类型,解释偏误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其次研究现有对外汉语教材中动态助词“过”的编排,分析优点与不足,并提出对教材编写的建议;最后根据泰国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具有一定针对性和可行性的教学设计。第五部分为结语,归纳和整理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论点,并指出本论文的不足之处及今后探索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语言比较 动态助词 “过” 对泰汉语教学 教学设计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95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前言11-16
- 1.1 选题缘由11-12
- 1.2 研究综述12-14
- 1.2.1 动态助词“过”的本体研究12-13
- 1.2.2 泰语相应表达的研究13
- 1.2.3 动态助词“过”与泰语相应表达的对比研究13-14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14-15
- 1.4 研究方法15-16
- 第二章 动态助词“过”与泰语相应表达的语义比较16-23
- 2.1 汉语动态助词与泰语相应表达概述16-18
- 2.1.1 汉语动态助词概述16-18
- 2.1.2 泰语相应表达语法概述18
- 2.2 动态助词“过”的语义特征18-21
- 2.2.1 动态助词“过”的基本语义19-20
- 2.2.2 “过_1”与“过_2”20-21
- 2.3 “过_1”、“过_2”与泰语相应表达21
- 2.4 “过_2”与泰语相应表达21-23
- 第三章 动态助词“过”与泰语相应表达的句法结构比较23-28
- 3.1 动态助词“过”的句法结构特征23-25
- 3.1.1 “S+V+过”格式23-24
- 3.1.2 “过”的常用搭配24-25
- 3.2 泰语相应表达的句法结构25-26
- 3.2.1 “S+V+(?)”与“S+(?)+V”格式25-26
- 3.3 动态助词“过”与泰语相应表达结构比较26-28
- 3.3.1 相同点26
- 3.3.2 不同点26-28
- 第四章 动态助词“过”的对泰教学研究28-52
- 4.1 动态助词“过”的偏误分析28-35
- 4.1.1 学生容易产生的偏误类型29-31
- 4.1.2 产生偏误的原因31-33
- 4.1.3 教学对策33-35
- 4.2 动态助词“过”的教材分析35-39
- 4.2.1 对现有教材中的“过”的分析35-38
- 4.2.2 对教材编排的建议38-39
- 4.3 教学设计39-52
- 4.3.1 教材分析39-40
- 4.3.2 课型分析40
- 4.3.3 遵循的原则40-41
- 4.3.4 教学对象分析41
- 4.3.5 课时安排41
- 4.3.6 教具使用41-42
- 4.3.7 具体设计42-52
- 第五章 结语52-53
- 参考文献53-57
- 致谢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静宜;;两岸华语教材“动态助词”之研究——以《实用视听华语》和《新实用汉语课本》为例[J];国际汉语学报;2011年01期
2 陈小红;;助词“过”辨析[J];怀化学院学报;2007年0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佩静;对泰汉语教材动态助词编写设计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3年
2 陈琴;动态助词“过”在三套初级对外汉语教材中的编排与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154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615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