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材中熟语英译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4 00:19
本文关键词:对外汉语教材中熟语英译研究
【摘要】:一般认为“熟语”是从俄语译介过来的术语,它有很多意义,至今也没有统一的概念。本论文所讨论的“熟语”,是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俗语的总称。熟语作为词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结构相对固定”、“语义内涵丰富”、“表达鲜明生动”等特点。熟语作为各民族劳动者智慧的结晶,反映着各民族语言和文化的独特性。当今社会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全球化的社会,随着各国间交流日益频繁和密切,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在学习汉语,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汉语热”。熟语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难点,也是汉语学习者学习的障碍。国内众多对外汉语教材如《登攀中级汉语教程》、《大众汉语》、《新标准汉语》、《发展汉语》(特别是中、高级教材)中,有大量汉语熟语;且大多数版本的教材生词部分都是英语注释。对以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来说,教材中熟语的英译往往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熟语。国内外很多学者研究过熟语,但大多是从熟语来源、熟语下位语、熟语修辞和结构等方面作探讨;研究熟语英译的学者也不少,大多是从英译方式:直译、意译、增词、加注、套用同义熟语等方面加以探讨的。而分析对外汉语教材中熟语英译意义和文化因素缺失、并追本溯源,分析英译不当产生原因的学者却几乎没有。因此,本论文以国内几部代表性强的对外汉语中高级教材中的熟语英译为研究对象。从三种主要的熟语英译方法(同义熟语套用、直译法、意译法)着手,列举对外汉语教材中大量有代表性的例子,揭示熟语英译过程中意义不等值、文化缺失等问题。最后,笔者全面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大致找出两个原因:英译方式不当;汉英文化差异。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得出如下结论:首先,根据熟语的具体情况,灵活选择英译方法;其次,英译文化内涵丰富的熟语时,必须以比较汉英文化的异同为前提。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材 熟语英译 意义和文化内涵缺失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95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英文摘要6-8
- 1.绪论8-14
- 1.1 问题的提出8
- 1.2 研究内容和意义8-9
- 1.3 文献综述9-12
- 1.4 研究方法12-13
- 1.5 存在的问题及拟解决措施13-14
- 2.熟语概论14-17
- 2.1 汉语熟语及特点14-16
- 2.2 对外汉语教材中熟语分类及其英译16-17
- 3 熟语英译方法17-24
- 3.1 同义熟语套用法17-19
- 3.2 直译法19-21
- 3.3 意译法21-24
- 4. 对外汉语教材中熟语英译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24-32
- 4.1 熟语英译存在的问题24-29
- 4.1.1 附加义缺失24-25
- 4.1.2 比喻义缺失25-26
- 4.1.3 熟语英译过程中的文化缺失26-29
- 4.2 熟语英译不当的原因分析29-32
- 4.2.1 英译方法使用不当29-30
- 4.2.2 汉英文化差异30-32
- 结语32-34
- 参考文献34-37
- 附录A37-57
- 致谢5
本文编号:6169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616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