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化时代翻译质量评估研究
本文关键词:职业化时代翻译质量评估研究
【摘要】:与传统的翻译相比,职业化时代翻译主体、翻译过程和翻译对象都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其特征表现为翻译活动的产业化、技术化、市场化和合作化。在剖析了职业化时代翻译特征的基础上,归纳分析国内外主要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局限性,提出了翻译质量评估应该立足于翻译行业发展的社会现实,评估范围应该扩大,把翻译过程及译员的评估包括进去,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动态多元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构想。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经贸大学外国语学院;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翻译职业化 质量评估 市场导向 动态多元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应用翻译研究与翻译教育发展》(13YJA740040) 河北省社会科学规划资助项目《河北省大学生论辩能力构建研究》(HB10VJY005)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信息时代译者知识体系研究》(TJWY11-044)
【分类号】:H059
【正文快照】: 一、职业化时代翻译的特征黄忠廉在论述翻译的本质时指出,“翻译是有译者参加的活动,是一种思维活动,一种语言活动;翻译是一种语际转换活动,转换对象是文化信息;翻译是在译作与原作之间求似的过程”[1]。时至今日,翻译的本质依然如故。然而不同的语境,不同的时代背景下,翻译活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康雷鸣;张文慧;;司显柱翻译质量评估模式述评[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12期
2 徐盛桓;译文质量评估的数学模型[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4期
3 何三宁;司显柱;;文本、文本类型与翻译质量评估[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4 何三宁;;“关联理论”视角下的翻译质量评估[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武光军;;《翻译质量评估:论辩理论模式》评介[J];外语研究;2006年04期
6 穆雷;用模糊数学评价译文的进一步探讨[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1年02期
7 杨朝军;;产业化视域下的翻译硕士培养模式[J];中国翻译;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子素;;从适度原则看翻译的归化和异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9期
2 张晓春;;唐诗《春晓》英译文的语篇衔接探讨[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付译婷;;从翻译的原创性谈译作的生命再现力(英文)[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3期
4 黄信;孟强;;论高职高专学生翻译思维能力的培养[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5 王哲;;文学翻译浅谈[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黄信;;翻译思维中的形象思维[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12期
7 金艾;基于文字计算的译文评价[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8 陈凯军;;从翻译界现状看我国翻译研究的不成流派[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9 蒋甜;;豪斯与威廉姆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之比较[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S2期
10 张江河;;对地缘政治三大常混问题的辨析[J];东南亚研究;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闫琳琳;;模糊综合评判法在翻译质量评估中的应用——以《卡拉维拉县的跳蛙》为例[A];第十四届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云红;西方修辞论辨理论与应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王厚平;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涂家金;英语论辩修辞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4 田小勇;文学翻译模糊取向之数字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5 海芳;英语专业本科生的笔译测试[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6 李磊荣;论民族文化的可译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7 黄忠廉;小句中枢全译说[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8 于连江;多维视角下的文学翻译批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9 肖维青;多元动态翻译批评的建构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10 陈志杰;文言在外汉翻译中的适用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东;口译中的灵活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刚秀霞;圣经汉译中的变译现象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马晓云;从对话意识看林语堂英文创作中的翻译现象[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刘毅;中西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陈淑雯;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中国古诗词口译质量评估[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6 于文娜;翻译测试题型和评分标准对翻译能力测评影响的实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邱芬;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批判性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8 郭亚银;论文学作品中的语用模糊及其翻译[D];兰州大学;2011年
9 杨瑛;究程式化序列与国际商务合同汉译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10 贾德峰;析英汉思维形态差异及其对翻译的影响[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穆雷;;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模式探讨[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年01期
2 樊明明;论辩理论在俄罗斯的研究现状及评述[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3 陈吉荣;李丙奎;;MTI翻译策略与翻译产业需求——以大连为区域背景的研究[J];学理论;2010年04期
4 吴新祥;等值论与译作定量定性分析[J];外语学刊;1985年01期
5 王治琴;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诠释及对语言形式翻译的指导[J];上海翻译;2005年02期
6 文军;穆雷;;翻译硕士(MTI)课程设置研究[J];外语教学;2009年04期
7 王传英;;本地化行业发展与MTI课程体系创新[J];外语教学;2010年04期
8 施旭;论辩话语研究——Frans van Eemeren和Rob Grootendorst的理论简介[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年03期
9 苗菊;王少爽;;翻译行业的职业趋向对翻译硕士专业(MTI)教育的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年03期
10 龚娟;文本类型、诗歌音美翻译及相关策略[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芦京昌;;高职应用文教学小议[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2006年01期
2 司显柱;朱莉安·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批评[J];外语教学;2005年03期
3 肖立勤;;翻译质量评估系统模型的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32期
4 姜占好;;语境关系顺应和语用能力评估[J];山东外语教学;2007年04期
5 王敏;黄杰;高珍;;交叉学科及其双语教学的实践和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8年19期
6 李晓林;何绍斌;;朱莉安·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运作过程可行性浅评[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7 周瑷雪;;隐型翻译与显型翻译的理论批评[J];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11期
8 何三宁;;国内翻译质量评估研究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J];阅江学刊;2011年02期
9 刘姝峗;张明华;;《大学语文》课程的基础性作用初探[J];消费导刊;2009年24期
10 周学恒;;功能翻译观下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构建——以《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汉译本为例[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任雅婕;;同声传译的质量评估[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曹汀;;CS1之争:谁与争锋?——浅谈交替传译是否易于同声传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周静;;通信工程双语课程建设分析[A];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11年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立欣;翻译标准自动量化方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艳;基于功能语言学理论的机器翻译质量评估[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2 左燕青;商务口译质量评估探究[D];厦门大学;2007年
3 刘江业;中国的法庭口译:规范化角度的探讨[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4 聂泳华;从交际学角度看同声传译的质量评估[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5 郁锐玲;电话口译质量初评[D];厦门大学;2009年
6 林敏;以学习者为评估者的对外汉语教材评估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周丽;法律条款翻译质量评估的语用学视角[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8 罗玲;演说口译和对话口译的质量评估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9 郭丹;政治演讲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广践;对J.House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反思[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190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619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