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的委婉语和恶化语探析

发布时间:2017-08-06 11:04

  本文关键词: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的委婉语和恶化语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委婉语 恶化语 委婉语—恶化语连续统 原型范畴理论


【摘要】:传统意义上讲,委婉语是一种典型的修辞手法。然而,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来看,委婉语是一种思维方式,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专家学者已经从修辞学、语义学、语用学、社会语言学及心理学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针对委婉语的研究。在一般情况下,委婉语是人们在交际过程中用温和的、迂回的语言形式来代替原本不宜直言的或者刺耳的语言形式,以便获得委婉的交际效果,保证交流的顺利进行。然而,事实上,并不是所有迂回的、间接的表达方式都可以保证人们愉快地交流。在英语中,当人们谈到“死亡”时,经常会使用到kick the bucket。但是,我们很容易地会发现这个短语并不是那么的委婉和好听。如果人们用此短语来描述他人的死亡,可能会表达出一种无礼及蔑视的情感。有些学者,甚至有些权威书籍都将kick the bucket当成是委婉语,然而,另有学者认为根据词语所达到的表达效果,它应该属于恶化语(委婉语的反义词)。严格意义上讲,它既不是纯粹的委婉语也不是纯粹的恶化语,因为在不同的语境下,它会带来不同的交际效果。因此,我们可以合理地将这个未知的交际效果称为X。事实上,许多词语及短语都会涉及到这样的争论:所有委婉的表达方式取得的都是纯粹的委婉的交际效果吗?所有的恶化语取得的都是真正恶化的效果吗?委婉语与恶化语的关系究竟是什么?抛开传统的范畴理论,本文尝试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来分析委婉语及恶化语。通过具体的分析说明,本文大致得出以下尝试性的结论。这就是,委婉语和恶化语并不是分别属于两个截然不同的范畴。在充分考虑语境、听话人及说话人的自身因素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看出在委婉语与恶化语之间,二者的界线并不总是清晰的。毫不夸张地说,是有一个委婉语—恶化语连续统的,而这个连续统可以运用原型范畴理论加以解释。在这个连续统中,存在着四个部分:委婉语,恶化语,恶化委婉语和委婉恶化语。具体地说,为了避免伤害他人,人们更愿意选择委婉的表达方式,但是一些委婉的表达方式并不属于委婉语,我们将其称之为恶化语或恶化委婉语。有时,人们会选用好听的恶化语来达到间接的冒犯或者侮辱他人的目的,我们将其称之为委婉恶化语。本文提供了大量恶化委婉语及委婉恶化语的例证。此外,这个连续统并不只是体现在言语委婉和言语恶化中,还体现在非言语层面。正确地运用委婉语及恶化语可以有助于交流的顺利进行,对人们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关键词】:委婉语 恶化语 委婉语—恶化语连续统 原型范畴理论
【学位授予单位】:华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030
【目录】:
  • Abstract3-5
  • 摘要5-11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1-17
  • 1.1 Preliminary Remarks11-13
  • 1.2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13-14
  • 1.3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14-17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17-29
  • 2.1 Previous Studies of Euphemism17-23
  • 2.1.1 Studies of Euphemism Abroad17-20
  • 2.1.2 Studies of Euphemism in China20-23
  • 2.2 Previous Studies of Dysphemism23-27
  • 2.2.1 Studies of Dysphemism Abroad23-25
  • 2.2.2 Studies of Dysphemism in China25-27
  • 2.3 Summary27-29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Prototype Theory29-41
  • 3.1 Category and Categorization29-30
  • 3.2 The Classical Theory of Categorization30-32
  • 3.3 Prototype Theory32-37
  • 3.4 Prototype Theory and Euphemism-Dysphemism Continuum37-38
  • 3.5 Summary38-41
  • Chapter Four The Application of Prototype Theory in Analyzing Euphemismand Dysphemism41-61
  • 4.1 Euphemism41-45
  • 4.1.1 Prototypical Euphemism42-44
  • 4.1.2 A Euphemism for a Euphemism44-45
  • 4.2 Dysphemism45-50
  • 4.3 Dysphemistic Euphemism and Euphemistic Dysphemism50-57
  • 4.3.1 Dysphemistic Euphemism51-56
  • 4.3.2 Euphemistic Dysphemism56-57
  • 4.4 Specific Examples of Euphemism-Dysphemism Continuum57-60
  • 4.5 Summary60-61
  • Chapter Five The Continuum in Non-Verbal Euphemism and Non-verbalDysphemism61-69
  • 5.1 Non-Verbal Euphemism61-64
  • 5.2 Non-Verbal Dysphemism64-65
  • 5.3 The Continuum in Non-Verbal Euphemism and Non-Verbal Dysphemism65-67
  • 5.4 Summary67-69
  • Chapter Six Conclusion69-71
  • References71-75
  • Acknowledgements75-77
  • Curriculum Vitae77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璧;;On Translating the Idioms in Three Kingdo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mage Schema[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年07期

2 牛志远;;论《三国演义》中刘备的仁思想[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28期

3 马福兰;;曹操诗歌中的“山”意象探微[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4 王莹雪;;从吕貂爱情看电视剧《三国演义》的创作倾向[J];电影文学;2014年04期

5 韩亚光;;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的若干缺陷[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6 周淑红;;论鲁肃形象的嬗变[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7 王冲;;《三国演义》与历史中关羽形象异同及分析[J];才智;2014年02期

8 刘静意;;治世之能臣 乱世之奸雄——试论《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4年05期

9 汪注;;精明的沉默者:沙僧与皇权专制制度下的人性异化[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10 谭兴;;《七步诗》与其英译平行文本的比较研究[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郑艳玲;钟惺评点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2 杜鹏;京剧武戏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年

3 霍丽丽;中西医药神话比较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4年

4 张丽红;满族说部之女神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5 郑保纯;武侠文化基本叙事语法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6 邵捷;明清美术的忠义题材研究[D];上海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代亮;钟惺《三国演义》评点的理论价值[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2 李超;明清之际魏忠贤题材小说戏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李静;中国小说中的父亲形象[D];济南大学;2013年

4 方姝;语篇修辞目的在翻译中的再现[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5 宋世瑞;《水浒传》江湖行走描写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6 沈芸;成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研究[D];宁波大学;2013年

7 柯昌勋;鲁肃形象的演变与传播[D];陕西理工学院;2014年

8 沈昌盛;针对泰国大学生的《三国演义》文化教学内容和教材设计[D];厦门大学;2014年

9 韩放;周瑜形象生成史[D];渤海大学;2014年

10 任丽荣;《三国演义》小说中文化要素的翻译方法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295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6295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3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