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葫芦岛市区方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7 16:28

  本文关键词:葫芦岛市区方音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葫芦岛市区方音 声母 韵母 声调 共时比较 历时比较


【摘要】:本论以家乡所在地语音——葫芦岛市区方音为研究对象,通过细致描写葫芦岛市区方音的声、韵、调及声韵拼合系统,全面阐释葫芦岛市区方音的特点。本论以《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调查手册——汉语方言》、《方言调查字表》为调查依据,采用田野调查、描写分析、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从共时与历时两个角度对葫芦岛市区方音做描写分析。本论对葫芦岛市区方音的细致描写与分析,对填补葫芦岛市方言志空白及日后学界系统地研究辽西方言乃至辽宁方言都有一定意义。①全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这一部分介绍了葫芦岛市的概况,包括地理位置、建制沿革、人口民族与方言。此外这一部分还论述了葫芦岛市区方音的研究现状及本论的研究对象、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发音人情况等问题。第二部分是葫芦岛市区方音音系。这一部分从声、韵、调及声韵拼合规律四个方面来细致描写葫芦岛市区方音音系,力求全面、系统地刻画出葫芦岛市区方音语音系统。第三部分为葫芦岛市区方音共时比较研究。这一部分首先将葫芦岛市区方音与普通话进行声、韵、调的比较,其次将葫芦岛市区方音内部语音进行相互比较,最后将葫芦岛市区方音与周边方言进行声、韵、调比较,意在对葫芦岛市区方音进行更全面的描写。第四部分为葫芦岛市区方音历时比较研究。这一部分将葫芦岛市区方音与《广韵》、《中原音韵》、《五方元音》等韵书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意在说明葫芦岛市区方音的发展规律及演变特征。第五部分是葫芦岛市区方音专题研究。这部分将葫芦岛市区方音内部较特殊的语音情况如知庄章组字与精、见组字的关系;古日母字声母今读音分类及葫芦岛市区方音中的文白异读情况以专题形式进行系统的阐释与分析。第六部分是结语。这部分对葫芦岛市区方音的语音特征、发展演变规律都做了总结式概括,同时指出了文章的创新之处、不足与展望。
【关键词】:葫芦岛市区方音 声母 韵母 声调 共时比较 历时比较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72.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绪论9-16
  • (一) 葫芦岛市概况9-10
  • (二) 葫芦岛市区方音研究现状10-12
  • (三) 研究对象12
  • (四) 研究意义12-13
  • (五) 研究方法13
  • (六) 发音人概况13-16
  • 一、葫芦岛市区方音音系16-30
  • (一) 葫芦岛市区方音声母系统16-19
  • (二) 葫芦岛市区方音韵母系统19-26
  • (三) 葫芦岛市区方音声调系统26-27
  • (四) 葫芦岛市区方音声韵拼合系统27-30
  • 二、葫芦岛市区方音共时比较研究30-47
  • (一) 葫芦岛市区方音与普通话的比较30-38
  • (二) 葫芦岛市区方音与周边方言的比较38-45
  • (三) 小结45-47
  • 三、葫芦岛市区方音历时比较研究47-70
  • (一) 葫芦岛市区方音与中古音、近代音比较概述47
  • (二) 声母的比较47-52
  • (三) 韵母的比较52-66
  • (四) 声调的比较66-67
  • (五) 小结67-70
  • 四、葫芦岛市区方音专题研究70-79
  • (一) 知庄章组字与精、见组字的关系70-72
  • (二) 古日母字声母今读音分类72-74
  • (三) 文白异读74-77
  • (四) 小结77-79
  • 结语79-81
  • (一) 声母方面79
  • (二) 韵母方面79-80
  • (三) 声调方面80-81
  • 参考文献81-85
  • 附录85-124
  • 致谢124-12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12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清桓,佟岩;《五方元音》音系性质新论[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张晓;;《五方元音》研究述评[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3 陈姗姗;;《五方元音》入声概说[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4 王平;《五方元音》音系研究[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5 王平;小学派韵书之后殿──《五方元音》[J];辞书研究;1996年05期

6 高锐霞;;《五方元音》和隆尧话韵母的比较[J];青年文学家;2009年13期

7 张贝贝;;《五方元音》与邯郸方音音系比较[J];文教资料;2012年03期

8 张建坤;从《五方元音》到子弟书韵母系统的演变[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9 李清桓;《五方元音》六韵三母下两套小韵对立新论[J];语言研究;2004年02期

10 汪银峰;;再论《五方元音》入声的性质[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许嘉璐;《切韵研究史稿》序[N];光明日报;2006年

2 郑张尚芳;标准音的方音折合问题[N];语言文字周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汪银峰;明末以来内丘、尧山语音的演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迪;葫芦岛市区方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2 高锐霞;从现代隆尧方言看《五方元音》的语音特点[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356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6356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2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