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副词问句的语用功能

发布时间:2017-08-07 19:31

  本文关键词:副词问句的语用功能


  更多相关文章: 疑问副词 副词问句 语用功能 主观性 库藏类型学


【摘要】:"阿/可/还"等疑问副词并非疑问句式结构分类的依据,它们把言者主观预期赋予各种疑问句,向听者传递信息。副词问句在话语中具有测度、求证、商量、请求、反诘、感叹和询问等语用功能。从库藏类型学的角度看,副词问句在其居显赫地位的方言中才多用于真性问。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关键词】疑问副词 副词问句 语用功能 主观性 库藏类型学
【分类号】:H146.3
【正文快照】: 零、引言0.1问题赵元任(1928)发现吴语中有“阿"字处于VP前的疑问句,此后文献中常称该句式为FVP问、"K-VP问”(朱德熙1985)、“阿VP问”或副词问句(李小凡1998)等。除了“阿",从方言(张敏1990)和历史(袁宾1989)来看,这类词还包括“可”系、“还”系、“敢"系,定性为疑问副词几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琴;;安徽阜阳方言的“可VP”反复问句[J];方言;2008年02期

2 刘祥柏;六安丁集话的反复问形式[J];方言;1997年01期

3 江蓝生;疑问副词“可”探源[J];古汉语研究;1990年03期

4 马峗;;《海上花列传》中“阿”的用法探讨[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5 徐杰;张媛媛;;汉语方言中“可VP”问句的性质[J];汉语学报;2011年02期

6 邵敬敏;周娟;;汉语方言正反问的类型学比较[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7 竟成;;汉语和藏缅语的一种是非问句[J];民族语文;1988年02期

8 刘丹青;;汉语的若干显赫范畴:语言库藏类型学视角[J];世界汉语教学;2012年03期

9 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04期

10 杨亦鸣;睢宁话反复问句的类型[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建军;;疑问副词“还”溯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高玲玲;;视觉动词SEE语义演变的认知语用阐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李艳;;移就中的生命度等级转移规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罗主宾;;现代汉语“以A为B”凝固结构语义的认知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5 汪红艳;开启之功 创新之力——略论汉语语法学的草创与革新[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6 刘开骅;;选择问句疑问语气词脱落的历时轨迹与内在动因[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7 樊友新;;从“被就业”看“被”的语用功能[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袁卫华;;《五灯会元》中带语气副词的测度问句[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9 陈勇;名词谓语句研究综述[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10 高玲玲;张明;;语法化动因的再认识[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家煊;;“名动词”的反思:问题和对策[A];高名凯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11年

2 陈昌来;;特殊动词的句法语义属性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A];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3 周红红;;外来词的界定[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叶文曦;;语义对立和语义同一[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祝东平;高彦怡;;副词“就”的释义[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徐静;;换言连接成分类型及其语篇特点研究[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鲁素霞;;现代汉语中的“要不_1”和“要不_2”[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易美珍;;“我想”的语法化和功能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庞文斌;张国煊;曹恬;;基于规则和统计的汉语浅层句法分析的研究[A];全国第八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JSCL-2005)论文集[C];2005年

10 王根;赵军;;中文褒贬义词语倾向性的分析[A];第三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闯仙;现代汉语插入语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陈佳;论英汉运动事件表达中“路径”单位的“空间界态”概念语义及其句法—语义接口功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张俊;对《红楼梦》中称呼语的所指和意图的研究:认知语用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吴善子;汉韩反诘语气副词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曹芳宇;唐五代量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李秉震;汉语话题标记的语义、语用功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邱磊;鄂东北江淮官话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郭红;基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语气范畴若干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谷峰;先秦汉语情态副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董正存;汉语全称量限表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艺彬;俄语三价动词的语义配价与句法模式[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宋文平;现代汉语“A而不B”格式的多角度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高健;与“半”相关格式的量范畴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桂阳;现代汉语“不是X的X”结构考察[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顾倩;现代汉语否定副词“不”“没(没有)”“别”的对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石娜;从形合意合角度比较《傲慢与偏见》两译本[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韦宁杰;插入语的主观性探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田洁;现代汉语回声拷贝式“A就A”结构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张丽萍;“不要太”结构的语法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丁熠;“契合”类语气副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名凯;;汉语语法研究中的词类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1963年01期

2 李科凤;重庆方言疑问句与普通话的差异[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刘丹青;;语言库藏类型学构想[J];当代语言学;2011年04期

4 王琴;;阜阳方言“可VP”问句句法特点[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项梦冰;连城(新泉)话的反复问句[J];方言;1990年02期

6 谢留文;客家方言的一种反复问句[J];方言;1995年03期

7 邵敬敏,王鹏翔;陕北方言的正反是非问句——一个类型学的过渡格式研究[J];方言;2003年01期

8 王琴;;安徽阜阳方言的“可VP”反复问句[J];方言;2008年02期

9 胡利华;;安徽蒙城方言的“可”字句[J];方言;2008年03期

10 罗福腾;山东方言里的反复问句[J];方言;1996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福祥;;试说“X 不比 Y·Z”的语用功能[J];中国语文;2004年03期

2 杨翠媛;;从话语标记语you know语用功能看其语义主观性[J];海外英语;2011年08期

3 张言军;;虚指代词“他”的语用功能分析[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4 祁杰;;兼语结构式“我叫你VP”的语用功能微探[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年07期

5 岳岩;;浅谈“这-”“那-”的语用和话语功能[J];滁州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季安锋;;“X也好,Y也好”格式及其主观性[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别晨霞;方绪军;;“动不动VP”的格式义及语用功能[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8 王进;;《元曲选》中“你这(个)NP”的语用功能[J];修辞学习;2008年01期

9 王丽香;;总括副词“统统”的主观性[J];新西部;2010年05期

10 方吉萍;;疑问副词“复”的来源[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美珍;;“我想”的语法化和功能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钟明荣;谢双园;;主观性和“还NP呢”句式[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任诚刚;;“脖子在医院里”——从一则汉语招牌的英译失误浅析英汉语语用功能的差异[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张亚军;;语用功能词及其词类归属问题[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5 赵忠新;彭华;;主观性失眠的研究进展[A];第2届中国睡眠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6 黄菊;;法语广告语言中的模糊现象及其语用功能探析[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王义娜;;人称代词移指现象的主观性分析[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8 刘菲露;;“总之”的语义和语用功能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冯永丽;张棣;谢育波;马春波;;养生与中国文化主观性特征[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10 徐李洁;;英语IF条件句主观化模式的建构[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客观基础上的主观性[N];期货日报;2004年

2 王雪漫;新闻客观性与主观性统一四要[N];中华新闻报;2006年

3 英 译;伟哥引起的主观性视异常[N];医药经济报;2001年

4 戴家干;让高考阅卷科学公正[N];人民日报;2006年

5 李瑞;好新闻要把握好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6 李斌;客观基础上的主观性[N];期货日报;2003年

7 雅昌;老照片藏品成“原始股”[N];江苏科技报;2008年

8 刘新于 飞魏峰;战役要素:日渐增强的“主观性”[N];中国国防报;2005年

9 焦洪昌;如何应对宪法部分的主观性试题[N];检察日报;2006年

10 李霞;昔日异数,今成先驱矣![N];中华读书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安春;“一个”的用法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2 刘雪春;现代汉语等同范畴的语义认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孙红玲;现代汉语重动句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4 李宇凤;汉语语用偏向问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5 李洁红;指示语的认知模型解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6 邹治;法律漏洞的认定与填补[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7 南成玉;韩国语和英语的时、体对比研究[D];延边大学;2007年

8 邓耀臣;中国学习者英语口语中程式化序列特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9 王燕;哈罗德·品特戏剧话语里沉默现象的语用文体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10 王海峰;现代汉语离合词离析形式功能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军红;指示语:心理空间与主观性[D];河南大学;2006年

2 柳杨;虚拟语气的主观性[D];西南大学;2008年

3 伍倩;英语时态主观性的概念整合理论阐释[D];西南大学;2008年

4 封海燕;英汉指示代词功能对比及认知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5 刘金玲;词汇短语在口语语篇中的使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刘玉楼;非言语行为的语用功能[D];山东大学;2005年

7 王登云;称呼语使用的语用研究[D];山西大学;2006年

8 唐文生;证券分析中的模糊语言[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江晶瑶;关于日语会话中的省略[D];黑龙江大学;2008年

10 厉杰;电视方言新闻的语用解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363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6363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8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