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方法理念下基于四种组合策略的速成汉语教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3 01:20
本文关键词:后方法理念下基于四种组合策略的速成汉语教学研究
【摘要】:在研究语言教学的过程中,人们总是讨论和追逐各种各样的教学法。在语言教学研究的历史中总是有这样的现象,即人们往往能够发现旧的教学法的种种不足,而对新的教学法寄予厚望,认为新的教学法能克服以往的缺点,能对语言教学起到极大的作用。人们经过不断的反思和总结之后发现并没有万能的教学法,后方法理念因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同。本文以我国速成汉语教学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后方法理念下适合速成汉语教学的四个组合策略。绪论。本章主要陈述本文的写作缘起,选题意义和研究特色,并且简要地介绍后方法理念和速成汉语教学。第一章后方法教学理念与速成汉语教学概述。首先回顾一下后方法教学理念的产生,并总结后方法时代第二语言教学理念,然后介绍速成汉语教学的特点以及后方法时代速成汉语教学发展的新趋势。第二章后方法时代速成汉语课堂的教学策略实证分析。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参与速成汉语课堂的教师与学生分别进行调查和分析,分析CIB项目成功之处。第三章后方法教学理念下的四种速成汉语教学策略。首先阐述后方法时代速成汉语教学理念的变化,然后引出后方法教学理念下的具体的四种策略,分别加以分析和阐述,并具体地从四个方面分析速成汉语教学中这四种组合策略如何实施,以及这四种组合策略的优势与效果。第四章基于四种组合策略的速成汉语教案设计。首先展示基于四种组合策略的速成汉语教案设计的三个片断,在此基础上对四种组合策略应用于课堂进行一个小结。第五章基于四种组合策略的速成汉语教学建议。首先提出速成汉语教学实施四种组合策略的原则,然后从四个方面提出四种组合策略应用到教学中的教学建议。结语总结全文,提出本文研究中的不足。
【关键词】:后方法理念 教学策略 教学模式 速成汉语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9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绪论9-12
- 0.1 写作缘起及选题意义9
- 0.2 后方法理念和速成汉语教学的相关研究9-10
- 0.3 概念界定10-11
- 0.4 研究特色11-12
- 1 后方法教学理念与速成汉语教学概述12-15
- 1.1 后方法理念的产生12
- 1.2 后方法时代第二语言教学理念12-13
- 1.3 速成汉语教学的特点13-14
- 1.4 后方法时代速成汉语教学发展的新趋势14-15
- 2 后方法时代速成汉语课堂的教学策略实证分析15-29
- 2.1 速成汉语课堂教师的调查与分析15-21
- 2.1.1 调查的背景和内容15
- 2.1.2 问卷调查及数据信息15-19
- 2.1.3 调查结果的分析和思考19-21
- 2.2 速成汉语课堂学生的调查与分析21-26
- 2.2.1 调查的背景和内容21
- 2.2.2 问卷调查及数据信息21-25
- 2.2.3 调查结果的分析和思考25-26
- 2.3 以CIB项目为例的速成汉语教学成功案例分析26-27
- 2.3.1 CIB项目简介26
- 2.3.2 CIB项目教学要求26-27
- 2.3.3 CIB项目主要教学手段27
- 2.3.4 CIB项目的成果27
- 2.4 小结与反思27-29
- 3 后方法教学理念下的四种速成汉语教学策略29-39
- 3.1 后方法时代速成汉语教学理念的变化与选择29-30
- 3.2 后方法理念下速成汉语教学的四种教学策略30-35
- 3.2.1 促进协商互动,强调用中实践30-31
- 3.2.2 输入语言语境,培养交际能力31-32
- 3.2.3 指导自我监控,形成汉语语感32-34
- 3.2.4 关联本地社区,,融合多元文化34-35
- 3.3 速成汉语教学中四种组合策略的实施设想35-36
- 3.3.1 教学计划35-36
- 3.3.2 教学规模36
- 3.3.3 教学组织工作36
- 3.3.4 教学过程实施36
- 3.4 四种组合策略的优势与效果36-39
- 3.4.1 打破传统规则束缚,联系社会文化内容36-37
- 3.4.2 针对速成汉语教学,重视综合运用能力37
- 3.4.3 灵活指导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37-39
- 4 基于四种组合策略的速成汉语课堂教案设计39-41
- 4.1 教案设计片断一39
- 4.2 教案设计片断二39-40
- 4.3 教案设计片断三40
- 4.4 关于四种组合策略应用于课堂的小结40-41
- 5 基于四种组合策略的速成汉语教学建议41-44
- 5.1 速成汉语教学实施四种组合策略的原则41
- 5.2 统一备课,轮换授课41-42
- 5.3 精选学生,精选教师42
- 5.4 编排特色课程,严格大小班管理42-43
- 5.5 课堂教学精简,教材选择合理43-44
- 结束语44-45
- 参考文献45-47
- 附录47-55
- 致谢55-56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56-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s
本文编号:6646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664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