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芜湖马坝方言实验语音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2 22:27

  本文关键词:芜湖马坝方言实验语音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马坝方言 吴语宣州片 实验语音 声母辅音 韵母元音 声调


【摘要】:芜湖马坝方言属吴方言宣州片铜泾小片,近年来,由于普通话的推广以及江淮官话的影响,该地语音受到冲击,而该地方言前人并未对其进行具体研究,在这一背景下对该地语音进行保存和科学地分析显得尤为迫切。本文运用声学语音实验的方式,对马坝语音系统中的声母辅音、韵母元音及声调进行全面地分析和描写,选取老年与青年两个对照组,探讨二者语音的异同。本文第一次尝试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对芜湖地区吴语点进行研究,以期能对该地语音现状有更加科学和全面的认知,为吴语宣州片的研究提供一定的材料。声母辅音部分,通过时长、GAP值、频谱图、共振峰数据、差分、斜率等对马坝声母辅音进行描写,得出:(1)老青声母个数和音位类别一致,共有29个声母,28个辅音声母和1个零声母。(2)送气音长于不送气音,GAP段时长则反之;老年塞音和塞擦音的时长均长于青年,而老年GAP段时长明显更短;不送气塞音差分能量界限老年更清晰,青年较模糊;三种塞音的斜率研究中,老年变化曲折,而青年斜率变化较平缓。 (3)擦音的时长普遍较长,清擦音,除软腭擦音、喉擦音外,均长于浊流送气擦音;老年擦音的声学能量强于青年,浊流擦音声学强度明显高于清擦音;青年人[s(?)]音可能已经慢慢衰落。(4)马坝话中齿龈鼻音[n]与边音[1]不是自由变体。 (5)闪音[(?)]独立音位地位,正被塞音[th]逐渐取代,青年表现更为明显。韵母元音部分,通过时长、共振峰数据、声学图、曲率等对马坝方言韵母进行了分析,得出:(1)马坝老青韵母数量和类别不同,老年韵母总数为43个,青年有44个,主要不同出现在以鼻音结尾的韵母及鼻化韵母中。(2)老年元音的发音时长整体长于青年。 (3)老青(C)V结构单元音声学空间相差不大,但老年声学空间略宽。二者单元音基本上属于同一系统,但不否认它们正发生着变化或已经发生变化。多合元音、鼻化元音、喉塞尾元音中,老青对比发现二者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体现了语言的阶段性与连续性,整体上看,青年受普通话的影响更大,韵母系统已受较大的影响,老年韵母系统保存相对较好,但也无法回避各种因素的冲击。声调部分,从F0曲线图、调值、时长、时域与强度的关系、基频与音强的关系等方面,对马坝方言的声调进行探讨,得出:(1)F。曲线图中,老年带状区域呈漏斗型,青年呈现橄榄球状。(2)确立了马坝老青五个调类的调值,按照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老年人的调值分别为42、23、313、53、4,青年人的调值分别是31、23、212、34、4。(3)舒声调的时长长于入声调。(4)声调音强与时域的关系,老年与青年均呈现出前强型、后强型、中强型、双峰型这四种类型。(5)舒声调类基频与音强成正比,促声调其基频与音强的关系自成一类。
【关键词】:马坝方言 吴语宣州片 实验语音 声母辅音 韵母元音 声调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73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5
  • 第一章 绪论15-30
  • 1.1 马坝方言研究概况及研究现状15-19
  • 1.1.1 马坝地理位置15
  • 1.1.2 马坝方言归属15
  • 1.1.3 马坝方言语音研究现状15-19
  • 1.1.3.1 吴语宣州片语音研究15-16
  • 1.1.3.2 宣州片铜泾小片语音研究16-17
  • 1.1.3.3 芜湖地区方言语音研究17-19
  • 1.1.3.4 马坝方言的语音研究19
  • 1.2 马坝方言语音实验研究简介19-30
  • 1.2.1 实验的目标19-20
  • 1.2.2 调查字表说明20-22
  • 1.2.3 发音人信息22-23
  • 1.2.4 实验设备及环境23
  • 1.2.5 实验数据库的建设23-30
  • 1.2.5.1 数据库文件的命名方式24
  • 1.2.5.2 标注说明24-30
  • 第二章 马坝方言的声母辅音30-66
  • 2.1 塞音声学研究30-34
  • 2.1.1 塞音时长研究30-31
  • 2.1.2 塞音GAP段时长研究31-32
  • 2.1.3 不送气塞音差分斜率研究32-34
  • 2.2 塞擦音的声学特征分析34-37
  • 2.2.1 塞擦音时长分析35-36
  • 2.2.2 塞擦音GAP段时长研究36-37
  • 2.3 擦音声学特征分析37-57
  • 2.3.1 擦音时长研究37-39
  • 2.3.2 擦音语图分析39-54
  • 2.3.3 清擦音能量频谱分析54-56
  • 2.3.4 浊流擦音能量频谱分析56-57
  • 2.4 鼻、边音声学研究57-61
  • 2.4.1 鼻、边音时长研究57-59
  • 2.4.2 鼻、边音频谱能量分析59-61
  • 2.5 闪音61-64
  • 2.5.1 闪音[(?)]与塞音[th]时长分析61-62
  • 2.5.2 闪音[(?)]与塞音[th]频谱能量分析62-64
  • 2.6 小结64-66
  • 第三章 马坝方言的韵母元音66-106
  • 3.1 (C)V结构单元音韵的母声学分析66-72
  • 3.1.1 单元音的时长分析66-67
  • 3.1.2 (C)V结构单元音的共振峰数据及声学图分析67-70
  • 3.1.3 (C)V结构单元音韵母的标准化研究70-72
  • 3.2 (C)V结构多合元音声学分析72-86
  • 3.2.1 (C)V结构后响二合元音声学分析73-80
  • 3.2.1.1 (C)V结构后响二合元音各音段时长73-75
  • 3.2.1.2 (C)V结构后响二合元音共振峰数据及声学图75-77
  • 3.2.1.3 (C)V结构后响二合元音各音段与单元音比较77-80
  • 3.2.2 (C)V结构前响二合元音声学分析80-83
  • 3.2.2.1 (C)V结构前响二合元音时长80-81
  • 3.2.2.2 (C)V结构前响二合元音共振峰曲率81-83
  • 3.2.3 (C)V结构三合元音声学分析83-86
  • 3.3 (C)VN结构与C(v)V~结构元音声学分析86-94
  • 3.3.1 (C)VN结构中的单元音86-90
  • 3.3.2 C(v)V~结构中元音分析90-92
  • 3.3.3 (C)VN结构中的复元音92-94
  • 3.4 C(V)VG结构中的元音分析94-101
  • 3.4.1 CVG结构中的单元音95-97
  • 3.4.2 C(v)VG结构中的复元音97-101
  • 3.4.2.1 以[a(?)]结尾的复元音97-99
  • 3.4.2.2 以[ε(?)]结尾的复元音99-100
  • 3.4.2.3 以[o(?)]结尾的复元音100-101
  • 3.5 小结101-106
  • 第四章 马坝方言的声调106-117
  • 4.1 马坝方言声调调值106-110
  • 4.1.1 马坝声调F0曲线图106-108
  • 4.1.2 马坝声调调值108-110
  • 4.2 马坝方言声调的时长110-112
  • 4.2.1 绝对时长110-111
  • 4.2.2 相对时长111-112
  • 4.3 马坝方言声调音强与时域112-113
  • 4.4 马坝方言声调基频与音强113-115
  • 4.5 小结115-117
  • 结论及余论117-120
  • 参考文献120-124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124-125
  • 致谢12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赵元任;倪大白;;吴语的对比情况[J];国外语言学;1980年05期

2 刘俐李;二十世纪汉语声调理论的研究综述[J];当代语言学;2004年01期

3 胡安顺;汉语辅音韵尾对韵腹的稳定作用[J];方言;2002年01期

4 赵日新;;安徽省的汉语方言[J];方言;2008年04期

5 MICHAEL SHERARD;欧美之吴语研究(英文)[J];方言;1979年03期

6 徐越;吴语语音研究综述[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7 宋益丹;;南京方言中的入声喉塞尾实验研究[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8 缪娴;;铜陵市区方言音系[J];铜陵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9 曹家俊;;正在消失的吴语[J];苏州杂志;2010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缪娴;铜陵方言的语音和词汇[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639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6639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c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