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明清译者的构成及其地域分布

发布时间:2017-08-17 02:07

  本文关键词:明清译者的构成及其地域分布


  更多相关文章: 明清译者 地理变迁 社会历史缘由


【摘要】:明末至晚清的译者主要分布在翻译场馆,起初外国传教士译者数量占据绝对优势,其外因在于明末时期,大批传教士来中国传教,充当了译介西方文化的先行者;内因根于明朝的闭关锁国政策,限制国人与外国人接触的对外政策。及至晚清,中国译者数量剧增。其原因在于《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迫使清政府接受外语,译者社会地位日益提升。中国译者就籍贯分布而言主要聚集于江、浙、沪三地,这与当时的社会历史环境和该地区的地缘因素紧密相关。
【作者单位】: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
【关键词】明清译者 地理变迁 社会历史缘由
【基金】:浙江省哲社规划课题“浙籍译家群研究”(11JCWY02YB) 宁波大学人才工程项目“翻译家研究的地理学视域” “外国语言文化”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社会变迁与翻译家的地理分布研究”(JDW1214)成果
【分类号】:H059
【正文快照】: 二十多年来,随着翻译学科的蓬勃发展,译者研究逐渐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国内外相继推出了一批译者研究专著,主要有:《西塞罗·本杰明:译者、译文与反思》(DeCicéronàBenjamin:Traducteurs,Traductions,Réflexions)(Bal-lard,1992)、《译者和读者》(The Translator and hi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卢红飚;墨海书馆与近代中国西学传播[J];福州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2 曾钜生;;略论上海广方言馆[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1期

3 孙丰果;;中国翻译史上的科技翻译高潮和西学翻译高潮之比较[J];考试周刊;2008年11期

4 赵文利;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来华与中国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1998年04期

5 王立群;近代上海口岸知识分子的兴起——以墨海书馆的中国文人为例[J];清史研究;2003年03期

6 佘烨;中国翻译史上外来译者的作用与贡献[J];上海科技翻译;2001年04期

7 贺爱军;王文斌;;浙籍译家群的生发及其缘由索隐[J];中国翻译;2012年02期

8 王扬宗;;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史略[J];中国科技史料;1988年03期

9 王扬宗;江南制造局翻译书目新考[J];中国科技史料;1995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露;;明清西方数学著作翻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2 章方;论译者的媒介特征[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3 赵蓓;曾国藩系统科技价值观的实际施展[J];船山学刊;2002年02期

4 李迪,郭世荣;中国现代第一部百科全书——《普通百科新大词典》[J];辞书研究;2002年03期

5 江家发;邵甜甜;;晚清化学图书翻译出版的特点与走向[J];大学化学;2011年06期

6 寇学敏;翻译的发展与佛教、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J];俄罗斯文艺;2005年03期

7 汪丰云;蔡菊;杨必春;顾家山;;清末民初几本代表性化学教科书介绍[J];化学教育;2012年04期

8 周远梅;;会通以求超胜——明末清初耶稣会士的文化观和翻译观[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9 李斌;清代传统兵学的衰落与“师夷制夷”战略思想的形成[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2年03期

10 廖慈惠;黄忠廉;;中国科学翻译研究五十年[J];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雪源;;薛凤祚研究刍议[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2 刘素莉;;徐光启终生未学西语的原因探析[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3 张晓琳;刘树勇;;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的译述活动[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08《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论坛暨第十五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耿强;文学译介与中国文学“走向世界”[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方家峰;中国近代高等工业教育研究(1840-1927)[D];河北大学;2011年

3 卢志宏;新时期以来翻译文学期刊译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4 王列盈;论“中体西用”观对中国早期教育现代化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5 潘艳慧;《新青年》翻译与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魏露苓;晚清西方农业科技的认识传播与推广(1840-1911)[D];暨南大学;2006年

7 冯志杰;中国近代科技出版史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8 闫俊侠;晚清西方兵学译著在中国的传播(1860-1895)[D];复旦大学;2007年

9 粟高燕;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双重变奏[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俞U,

本文编号:6865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6865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a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