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毕淑敏《红处方》话语情态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17 02:22

  本文关键词:毕淑敏《红处方》话语情态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红处方》 情态 修辞 语法 篇章


【摘要】:毕淑敏是中国当代文坛最具实力和特点的女作家之一。她的作品涉及军旅、医患以及都市生活等多种题材。《红处方》是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一名戒毒医院院长简方宁全心救治吸毒患者,反被谋害染上毒瘾,最终因公殉职的感人故事。较多学者对毕淑敏的小说进行过研究,然而,纵观前人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文学方面,从语言学角度进行的研究也仅停留在传统修辞学层面,还未曾出现过关于话语情态层面的研究。近年来,话语情态研究逐渐成为热点。情态是表达说话者观点和态度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将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西方新修辞学和叙事学理论为基础,通过词句、语篇中的情态分析描述小说中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情感变化,探究话语情态在小说中的人际作用,提高对话语情态的认识以及对小说主题意义、思想蕴含的领悟力和写作技巧的感知力。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是对毕淑敏小说研究现状和国内外情态理论研究现状的综述,以及对本文研究的理论方法以及主要创新点的阐述;第一章是对《红处方》在语法层面的话语情态分析。根据韩礼德在功能语法中阐述的情态系统理论,以及中国各学者对汉语情态系统的研究,确定文本分析中的主要情态副词和助词,并创新性地指出专有名词、形容词和叹词也蕴含说话人的情感色彩,且汉语的不同句类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强度,本文以此为依据通过对《红处方》小说中词句的情态表达解读了人物形象与角色关系。第二章是对《红处方》在修辞层面的话语情态分析,对句式和辞格选择的不同是可以表达人物不同情感态度的,本章主要选取了修辞格中的比喻修辞和汉语句式中的设问、反问句式,以此来解读人物心理变化和作者的情感态度。第三章则是对《红处方》在语篇层面的话语情态分析,以叙事学和小说修辞学的理论为基础,运用不同类型叙事视角和引语在情感态度表达上的差异来分析《红处方》叙事视角和引语的修辞作用,以期解读文本的人际意义和主题意义。通过这四个部分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出:《红处方》小说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意义。
【关键词】:《红处方》 情态 修辞 语法 篇章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绪论9-18
  • 第一章 《红处方》语法层面的话语情态分析18-36
  • 1.1 词类与话语情态18-30
  • 1.1.1 词类及其情态表现18-24
  • 1.1.2 《红处方》话语中词类的情态体现24-30
  • 1.2 句类与话语情态30-36
  • 1.2.1 句类及其情态表现30-32
  • 1.2.2 《红处方》话语中句类的情态体现32-36
  • 第二章 《红处方》修辞层面的话语情态分析36-50
  • 2.1 句式的选择与话语情态36-43
  • 2.1.1 句式及其情态表现36-39
  • 2.1.2 《红处方》话语中句式的情态体现39-43
  • 2.2 辞格的选择与话语情态43-50
  • 2.2.1 辞格及其情态表现44-45
  • 2.2.2 《红处方》话语中辞格的情态体现45-50
  • 第三章 《红处方》篇章层面的话语情态分析50-67
  • 3.1 引语的类型与话语情态50-58
  • 3.1.1 引语的类型及其情态表现50-53
  • 3.1.2 《红处方》话语中引语的情态体现53-58
  • 3.2 叙事视角的类型与话语情态58-67
  • 3.2.1 叙事视角的类型及其情态表现58-60
  • 3.2.2 《红处方》中叙事视角的情态体现60-67
  • 结语67-68
  • 参考文献68-71
  • 致谢71-73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73-7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宫爱玲;;悲壮的西西弗之路——评毕淑敏《红处方》[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韩淑英;《都柏林人》人际意义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867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6867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e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