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新疆“民考汉”群体维汉语语言接触的社会变量分析——以“民考汉”维汉双语使用为例

发布时间:2017-08-17 10:04

  本文关键词:新疆“民考汉”群体维汉语语言接触的社会变量分析——以“民考汉”维汉双语使用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民考汉” 语言接触 变量分析


【摘要】:文章对"民考汉"这一概念以及"民考汉"的发展进行了重申,阐述了"民考汉"的语言背景、语言使用习惯,分析了"民考汉"实际应用中的维汉语语言接触情况。
【作者单位】: 新疆师范大学语言学院;
【关键词】“民考汉” 语言接触 变量分析
【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西部项目“新疆维汉语语言接触的社会变量分析”(08XYY004)
【分类号】:H030
【正文快照】: 1.前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新疆“民考汉”学生人数越来越多。由于“民考汉”学生在语言上的优势,使他们在升学、就业以及职位的升迁上都比“民考民”的学生更具竞争力,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着更大作用,影响力日益扩大。虽然,“民考汉”在人数上还是少数,但与“民考民”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登科;;语言习得机制与视听说教学[J];国外外语教学;1998年01期

2 万明钢;论民族教育研究中的双语问题[J];教育研究;1997年06期

3 郭卫东;黄莉;;新疆喀什地区中小学民考汉学生学业成绩及影响因素分析[J];民族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4 张伟;;论双语人的语言态度及其影响[J];民族语文;1988年01期

5 希日娜依;浅谈“民考汉”的婚姻家庭观念[J];西北民族研究;2003年02期

6 祖力亚提·司马义;;族群认同感建构的社会学分析:以新疆“民考汉”为例[J];西北民族研究;2009年03期

7 夏里甫罕·阿布达里;新疆哈萨克“民考汉”青年亚文化浅析[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2期

8 李晓霞;新疆高校招生中的少数民族考生优惠政策分析[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9 张兴;;行走于两种文化之间——“民考汉”社会化问题及解析[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10 李晓霞;两难的选择──对少数民族学生进入汉语授课学校的调查与分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俊;李敬峰;;我国边远山区农村教育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以贵州省修文县小箐乡中学为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2 澹台思鑫;;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与农业规模经营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4期

3 陈政赵;;农民企业家成功因素研究——基于40位农民企业家案例的内容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1期

4 汪传雷;罗绘俊;陈宏亚;;网络调查的教学实践与改进措施[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5 杨志刚;;图书馆学情报学博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调查分析——以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为例[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1年03期

6 阿衣先木古丽·木天力甫;;维吾尔族饮食文化与饮食禁忌[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年03期

7 石燕;;“80后”裸婚的成因分析[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8 张力为;定性研究可以做成体育科学的博士论文吗[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9 严蓓;建立我国青少年游泳训练营的可行性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10 朱东,康任侠;体育院校武术套路运动员学习与训练的现状调查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宝全;刘宝伟;;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村民自我发展能力浅析——对贵阳市息烽县A村村民自我发展能力的抽样分析[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徐连明;;时尚杂志流行文化中的白领形象研究——以《时尚·COSMO》为个案[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3 李晓霞;;国家政策对族际婚姻状况的影响[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4 袁益娟;;浅析维吾尔族伊斯兰教的民族特色[A];宗教与民族(第五辑)[C];2007年

5 段忠阳;黄志剑;杨小芳;刘洁;;低龄老年人锻炼健康信念的比较研究[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刘德林;;草原文化的现代化挑战[A];现代化的机遇与挑战——第八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訾明杰;刘保延;武晓冬;赵宏;郭旭;;浅谈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常用的专家共识方法[A];中国针灸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下集)[C];2009年

8 潘飞;王悦;陈世敏;文东华;;中国企业管理会计行为的因果分析——一个分析框架[A];当代会计评论(第3卷第1期)[C];2011年

9 武栋;;社区凝聚与居住隔离——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规划策略以及社区规划的概念与方法[A];2014(第九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S02生态城市规划与实践的创新发展[C];2014年

10 韩建岗;;社会语言学视域中的网络流行语——以“元芳体”为例[A];媒介秩序与媒介文明研讨会暨第二届新闻传播伦理与法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学森;我国毛南族聚居区传统体育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实证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王龙飞;文化社会学视野下武术在登封的存在与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王传友;北京奥运会社会价值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6 赵聚军;中国行政区划改革的理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罗国亮;灾害应对与中国政府治理方式变革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王国保;中国文化因素对知识共享、员工创造力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9 戴美琪;休闲农业旅游对农村社区居民的影响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10 黄志坚;全面报酬、敬业度和绩效的作用关系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红刚;社会转型期我国体育公共产品的整合与开发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刘雄;对我国旅游、体育旅游与环境保护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蔺剑峰;长春市业余足球运动开展现状与对策[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苏宇炫;泰国中学生汉语使用中的语言变异现象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李瑾;基于Cesim平台的E-learning教学模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蓁;基于活动的《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设计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高洪;南京市高级中学排球选项课程开展情况的调查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8 吴凤彬;对2003—2008年我国体育类核心期刊上排球科研论文的选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谌凤;小组工作方法在提升职业认同中的应用与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张丽萍;双重契约视角下的销售人员薪酬管理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戎;;新疆民族教育的发展与双语教育的实践[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年02期

2 范可;西方有关少数民族权利的论争与实践[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3 万明钢;论民族教育研究中的双语问题[J];教育研究;1997年06期

4 王远新;论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态度的几个问题[J];满语研究;1999年01期

5 戴庆厦;论景颇族的支系语言——兼论语言和社会的关系[J];民族研究;1987年03期

6 王铁志;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民族平等问题[J];民族研究;2000年05期

7 杨荆楚;中国特色民族理论学科的发展与繁荣[J];民族研究;1998年05期

8 张伟;;论双语人的语言态度及其影响[J];民族语文;1988年01期

9 希日娜依;浅谈“民考汉”的婚姻家庭观念[J];西北民族研究;2003年02期

10 马雪峰;;社会学族群关系研究的几种理论视角[J];西北民族研究;2007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海伦;;“语言接触与语言比较”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宁举行[J];中国语文;2004年02期

2 黄行;语言接触与语言区域性特征[J];民族语文;2005年03期

3 戴庆厦;罗自群;;语言接触研究必须处理好的几个问题[J];语言研究;2006年04期

4 彭[?;;语言接触研究述评[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5 徐来娣;;汉俄语言接触初探[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07年01期

6 李强;;语言接触在民族文化关系中的作用[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7 ;2009南开·语言接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召开[J];南开语言学刊;2009年01期

8 张伟;李冰;;关于语言接触的心得[J];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08期

9 邹晓玲;;语言接触:一个多维度的分析路径[J];思想战线;2012年04期

10 赵秀媛;;从词汇现象看大连方言的语言接触[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朱庆之;;语言接触和语言变异——佛教汉语研究的新视角[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2 王小凤;;跨文化交际中词语借用印记[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3 孙宏开;;丝绸之路上的语言接触和文化扩散[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基金处;我院新获40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2 仁顿珠泽;一个博士生的求学路[N];中国民族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辉;论早期东亚与欧洲的语言接触[D];浙江大学;2006年

2 方欣欣;语言接触问题三段两合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秀媛;语言接触所引发的鄂尔多斯土语语言结构演变[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2 田丽丽;语言接触视域中的英汉借词比较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3 邵大艳;汉俄语言接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4 郭骄;语言接触下英语借词在汉语环境下的变迁[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5 郭云婷;语言接触视角下阿尔泰语系诸语言对新疆汉语方言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6 李珍莉;语言接触视角下英汉翻译中的欧化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4年

7 唐玉萍;从语言接触看岚角山土话的衰变[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静;语言接触视域下的汉英基本颜色词文化内涵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9 白杨;语言接触与语言变化的社会—心理语言学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10 马娜;语言接触与文化交融[D];兰州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883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6883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3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