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后殖民翻译的阶段性特点对现代翻译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7-08-17 10:20
本文关键词:中国后殖民翻译的阶段性特点对现代翻译的启示
【摘要】:在中国的解殖民过程中,翻译层面体现为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市场的大面积占有以及对弱势文化的改写、删减等特点。对这些特点进行总结,能够对现代翻译有所启示。
【作者单位】: 兰州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后殖民翻译 现代翻译 多元文化
【分类号】:H059
【正文快照】: “后殖民翻译研究”这个专有术语来源于英文的“Postcolonial Translation Studies”,是由道格拉斯·罗宾逊(Douglas Robinson)在1997年提出的。该理论从后殖民主义理论的视角审视不同历史条件下的翻译行为,更确切地说,后殖民主义翻译就是第三世界借此来促使本族文化摆脱前宗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贾一村;;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对苏联文学的译介:意识形态操纵下的“拿来”[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余抗生;值得凭吊的墓地——透视五十年代“苏联文学热”[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2 杨利景;苏联文学对中国20世纪50年代文学思潮的影响[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卞之琳;叶水夫;袁可嘉;陈q,
本文编号:6884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688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