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就是说“古形”解“今字”
本文关键词:《说文解字》就是说“古形”解“今字”
【摘要】:纵向看,"文"与"字"是古今语,由"文"到"字"的称说变化反映了语言记写方式的重大变革。《说文解字》就是说"古形"解"今字","说文解字"这一书名是对整部著作基本内容和编排体例的精简概括。以对举使用"文"和"字"的方式把著作命名为"说文解字",就是告诉读者,这部书是通过述说古代的形体来解释今字的形音义的。
【作者单位】: 商丘师范学院文学院;
【关键词】: 《说文解字》 古形 今字
【分类号】:H161
【正文快照】: 先秦典籍中并没有“文字”这一名称。秦始皇28年(前219年)的琅琊台刻石首次把“文”和“字”二字放在一起使用。之后虽也有把“文”和“字”连用的语例,但一般而言,古代的“文”和“字”是不一样的。对“文”和“字”的界定影响着我们对《说文解字》名称的理解。清儒段玉裁有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勤 ,李长仁;字形歧异三论——借、通、同[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3年01期
2 郭振生;通假探微[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3 郭宝莉;;古今字辨析[J];教师;2010年14期
4 张劲秋;从古今字看汉字的特点和规范[J];语言文字应用;1999年03期
5 张秀成;古今字,古今文字的金桥——论古今字的几个问题[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5期
6 曹国安;论古今字的意义是否相等[J];惠州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7 祝鸿熹,芮东莉;从古今字看汉字形体演变与本义的推求[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8 张蓉;古今字浅议[J];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9 邓明;论今字产生的一种特殊途径[J];语文研究;2002年03期
10 庞玉奇;古今字浅议[J];内蒙古电大学刊;1990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师为公;;《四书》与训诂[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沈孟璎;;浅议字母词的入典问题[A];中国辞书论集2000[C];2000年
3 iJ天宇;;郑司农注《周礼》所用“读为”术语考辨——兼评段玉裁对“读为”术语的界定[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七辑)[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建民;七十年前的一次文字简化[N];人民政协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郑贤章;《龙龛手镜》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黄琼;《说文通训定声》与汉语同族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3 李冬英;《尔雅》普通语词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江远胜;《说文解字注》引雅学文献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樊莹莹;《左传》用字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要男;银雀山汉简《孙膑兵法》用字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2年
3 邓芸;《国语》用字研究[D];广州大学;2012年
4 李娟;《史记》《汉书》异文的训诂价值研究[D];湖北师范学院;2012年
5 潘志刚;古今字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6 杨耀文;甘肃河西出土医药简牍整理与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7 刘晓晖;《说文解字系传》对段玉裁、桂馥《说文》研究的影响举例[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8 宋文田;《说文》二徐本页部字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9 胡寒;宋本《三国志》通假字浅论[D];复旦大学;2012年
10 韦琳;《史记索隐》词义训释方法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454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745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