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倾向性分析
本文关键词:《世说新语》倾向性分析
【摘要】:本文以《世说新语》为对象,采用中文信息处理领域的前沿成果——倾向性分析,试图进行词-句子-篇章三级的倾向性分析。词语倾向性分析,主要采用自动分词和人工标注的方法,目的是建立情感词典。然后,采用评价对象与评价短语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句子倾向性。最后,以人物的褒贬判断为例研究篇章级的倾向性分析,从文中提取含有人物的情感句子,抽取其中的情感关键句,以其为中心来判断人物的褒贬。本文所采用的方法虽然较为浅陋,但倾向性分析是自然语言处理的热点和难点,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微博、产品评论、新闻评论上,其他领域的倾向性研究尚不多见,古代文学的倾向性分析更是鲜有人涉足。因此,本文所做的工作,如古代汉语情感词典、古代汉语短语、句子倾向性计算等,可作为古代汉语倾向性分析的重要参考资料。本文组织结构如下:第一章绪论,简述《世说新语》的研究概况和本文的选题缘由及研究思路,还包括中文文本倾向性分析理论概说,介绍中文倾向性分析技术的发展过程,提出本文所运用的理论和技术来源。第二章《世说新语》文本预处理,简介《世说新语》的版本情况及本研究的语料依据和语料处理情况。第三章情感词典的建设,简介人工标注手段和情感词语的特点。第四章短语和句子倾向性分析,包括短语和句子的倾向性分析计算。第五章篇章倾向性分析,以人物的褒贬判断为例研究篇章级的倾向性分析。最后是结语,总结《世说新语》词-句-篇章倾向性分析的特点。
【关键词】:世说新语 倾向性 情感词语 情感句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3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7
- 第一节《世说新语》研究概况9-12
- 一、文献研究9-10
- 二、文学研究10-11
- 三、语言研究11-12
- 第二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思路12-13
- 一、选题缘由12-13
- 二、研究思路13
- 第三节 中文文本倾向性分析概说13-17
- 第二章 《世说新语》文本预处理17-23
- 第一节 版本情况及本研究的语料依据17-19
- 第二节 语料处理19-23
- 一、分词概念19-20
- 二、分词实践20-23
- 第三章 《世说新语》情感词典的建立23-51
- 第一节 情感词语的人工标注23-25
- 一、词义处理23
- 二、构词方式处理23
- 三、语义处理23-25
- 四、褒贬极性处理25
- 第二节 情感词语的特点25-51
- 一、结构特点25-44
- 二、语义分类44-51
- 第四章 短语和句子倾向性分析51-59
- 第一节 评价对象+评价短语51-57
- 一、对象+评价短语51-55
- 二、对象属性+评价短语55-57
- 第二节 评价短语+评价对象57-59
- 一、动词+评价对象57
- 二、动词+评价对象+名词短语/形容词短语57-59
- 第五章 篇章倾向性分析59-62
- 结语62-64
- 附录64-68
- 参考文献68-71
- 后记71-7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世民;《世说新语》及《注》成书年代考[J];常州师专学报(社科版);2002年03期
2 薛瑞萍;;《世说新语》新得——一个小学女教师的两则读书笔记[J];教师之友;2002年03期
3 王德军;《世说新语》中的"形神"观及其影响[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黄帅;《世说新语》中“看”的用法分析[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5 举人;《世说新语》(二)[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6 许琰;试论《世说新语》对《论语》的改造运用[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7 倪美玲;《世说新语》“以言语传神明”的美的追求[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8 鲁统彦;《世说新语》:史学与艺术的交融[J];学习与探索;2005年02期
9 王旭川;;明代《世说新语》的研究及影响[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10 李华;;论女性在《世说新语》中的陪衬作用[J];时代文学(双月版);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宁稼雨;;《世说新语》成书的社会氛围[A];东方丛刊(2000年第2辑 总第三十二辑)[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上海同济大学人文学院 汤凌;《世说新语》中的奇风异俗[N];北京日报;2014年
2 宁稼雨;《世说新语》与士族佛学[N];人民政协报;2001年
3 胡晓明;《世说新语》“美与真二分”的难题如何化解?[N];中华读书报;2012年
4 书评人 王怜花;风华绝代:谢安和他的时代[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5 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陈占敏;有所发现 富于胆识[N];光明日报;2014年
6 田国良;拓宽阅读视野从掌握书目开始[N];学习时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蒯定;《世说新语》人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2 董晔;《世说新语》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蔡言胜;《世说新语》方位词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4 戴丽琴;《世说新语》与佛教[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5 甄静;元明清时期《世说新语》传播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6 刘强;《世说》学引论[D];复旦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娟;《世说新语》辞格研究[D];扬州大学;2009年
2 翟秀丽;《世说新语》编撰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3 蒲素;《世说新语》在中国古代的传播和接受[D];青海师范大学;2011年
4 赵倩钰;《世说新语》倾向性分析[D];广西民族大学;2015年
5 路培培;《世说新语》修辞手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6 吕振宁;《世说新语》编撰体例与魏晋文化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7 杨艳兰;《世说新语》隐喻性品人话语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8 任海军;《论语》与《世说新语》对比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董庆晓;论《世说新语》对人物个性的有意追求[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郭丽;《世说新语》的人物美[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年
,本文编号:7450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745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