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中华新字典》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4 08:24

  本文关键词:《中华新字典》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中华新字典 辞书史 康熙字典 王文濡


【摘要】:《中华新字典》是民国初期一部注重实用性与时代性的辞书,是中国传统字书向现代语文字典、词典过渡的产物,该书在体例和内容上的革新,促进了语文辞书及外汉双语辞典的编纂及发展,同时该书在辞书体例上也有其独特之处,亦能为后世辞书的编纂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然而这部字典在中国辞书史上却鲜有论及,其历史地位也尚未得到肯定。因此,文章从《中华新字典》的简介、独特之处、历史贡献、不足等方面进行全面研究,以期对它作出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明确其在汉语辞书史上的地位。文章整理出民国前十年出版的辞书,用以分析当时的辞书编纂状况,并统计出王文濡一生中编纂的作品。又对《中华新字典》中体现“新”的字头进行统计,计算出新词所占比重,以科学的数据来体现字典的时代性。通过与此前的《康熙字典》、此后的《中华大字典》作对比研究,可见《中华新字典》的编纂意旨和体例有其独特之处,文章从字头、义项、注音、释义、标点等几个方面的独特之处对其进行系统的分析,挖掘出了该字典在推进辞书编纂、昭显科技发展、记录民俗文化、反映常用词演变等方面的历史贡献。文章认为《中华新字典》走在辞书改革的前列,有导夫前路之功,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同时也指出了该字典在注释、书证、字音等方面的不足,以期为现代各种语文辞书的编纂提供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中华新字典 辞书史 康熙字典 王文濡
【学位授予单位】:长沙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6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7
  • 1.1 问题的缘起与研究意义10-11
  • 1.2 《中华新字典》编纂背景及研究现状11-14
  • 1.2.1 民国前十年辞书出版状况11-13
  • 1.2.2 民国辞书研究状况13
  • 1.2.3 《中华新字典》研究现状及影响13-14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14-15
  • 1.3.1 研究对象14
  • 1.3.2 研究方法14-15
  • 1.4 论文的创新点15-17
  • 第二章 《中华新字典》简介17-24
  • 2.1 王文濡及其编纂作品17-20
  • 2.2 成书过程及简介20-21
  • 2.3 新字新义统计21-24
  • 第三章 《中华新字典》的创新之处24-30
  • 3.1 篆籀兼载,博采新字24
  • 3.2 分条缕析,逐段解说24-25
  • 3.3 注音确切,古今音别25
  • 3.4 增收新义,注释典确25-29
  • 3.5 新式标点,句读清晰29-30
  • 第四章 《中华新字典》的历史贡献30-39
  • 4.1 推进辞书编纂30-34
  • 4.1.1 简化、补充、校正《康熙字典》30-32
  • 4.1.2 推动双语辞书的编纂32-33
  • 4.1.3 打破辞书为经学附庸的传统33-34
  • 4.2 昭显科技发展34-35
  • 4.3 记录文化民俗35-36
  • 4.4 反映常用词演变36-39
  • 第五章 《中华新字典》的不足之处39-43
  • 5.1 注释方面39-40
  • 5.1.1 注释中文字有误39
  • 5.1.2 注释过简或义项漏收39
  • 5.1.3 误将古今字看作通假关系39-40
  • 5.1.4 以未收之字注释40
  • 5.2 书证方面40-41
  • 5.2.1 以书证代替释义40
  • 5.2.2 书证与释义不符40
  • 5.2.3 书证抄录错误40-41
  • 5.2.4 所引篇目不详41
  • 5.2.5 书证未及字头41
  • 5.3 注音方面41-42
  • 5.4 其他方面42-43
  • 第六章 余论43-45
  • 6.1 重新认识《中华新字典》43
  • 6.2 对编纂现代辞书的启示43-44
  • 6.3 本研究不足之处44
  • 6.4 对后续研究的展望44-45
  • 参考文献45-48
  • 致谢48-49
  • 附录一(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49-50
  • 附录二(《中华新字典》相关图片)50-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伯陶;;王文濡与《明清八大家文钞》[J];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2 廖辅叔;中国近代最早收入大量音乐条目的百科词典[J];音乐研究;1991年03期

3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任军豪;《香艳杂志》研究[D];广东省社会科学院;2016年

2 郑笑;《中华新字典》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489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8489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d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